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methylphenyl)-4(3H)-quinazolinethione | 100881-2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methylphenyl)-4(3H)-quinazolinethione
英文别名
3-p-Tolyl-4-thioxo-3,4-dihydro-chinazolin;3-p-tolyl-3H-quinazoline-4-thione
3-(4-methylphenyl)-4(3H)-quinazolinethione化学式
CAS
100881-28-5
化学式
C15H12N2S
mdl
——
分子量
252.34
InChiKey
GAQAHBWVVOCRM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6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7.8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ualortho interaction in 2-substituted-3-(2-methylphenyl)-4(3H)-quinazolinones and their thio analogues under electron impact conditions
    摘要:
    CX 和 3-苯基上的正交甲基取代基之间的正交作用相互竞争,导致 2-取代-3-(2-甲基苯基)-4(3H)-喹唑啉酮及其硫代类似物分子离子中的˙CH3 和˙OH/˙SH 消去。预计在双正交作用中,CX 的杂原子在 3-苯基的正交碳上发生了分子内芳香取代反应,从而释放出甲基,同时同一正交甲基取代基的氢转移到 CX 的杂原子上,导致释放出 ˙XH。在这些化合物中观察到的另一个预期碎裂过程是芳基从杂环的 3 位转移到 CX 的杂原子,导致 ArX˙从分子离子中消除。高分辨率数据、B/E 和 B2/E 链接扫描光谱、碰撞激活分解 B/E 光谱和氘同位素标记支持了所提出的碎裂过程和离子结构。
    DOI:
    10.1002/jms.11903002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