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6-dibromo-1,1,2,2-tetrachloroacenaphthene | 56564-7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6-dibromo-1,1,2,2-tetrachloroacenaphthene
英文别名
5,6-Dibrom-1,1,2,2-tetrachlor-acenaphthen;5,6-dibromo-1,1,2,2-tetrachloroacenaphthylene
5,6-dibromo-1,1,2,2-tetrachloroacenaphthene化学式
CAS
56564-75-1
化学式
C12H4Br2Cl4
mdl
——
分子量
449.784
InChiKey
HSNWVSCZYZVUN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3.5-125 °C(Solv: ethanol (64-17-5))
  • 沸点:
    439.9±45.0 °C(Predicted)
  • 密度:
    2.1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64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6-dibromo-1,1,2,2-tetrachloroacenaphthene硫酸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82%的产率得到5,6-二溴代萘-1,2-二酮
    参考文献:
    名称:
    Anikin, V. F.; Gil'en, Kh.,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8, p. 1366 - 1369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1,2,5,6-Tetrabromoacenaphthylen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5,6-dibromo-1,1,2,2-tetrachloroacenapht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Anikin, V. F.; Gil'en, Kh.,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8, p. 1366 - 136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achenko,V.G.; Petrenko,G.P., Soviet progress in chemistry, 1975, vol. 41, # 6, p. 100 - 101
    作者:Usachenko,V.G.、Petrenko,G.P.
    DOI:——
    日期:——
  • ANIKIN, V. F.;GILEN, X., ZH. ORGAN. XIMII, 24,(1988) N 7, 1517-1521
    作者:ANIKIN, V. F.、GILEN, X.
    DOI:——
    日期:——
  • USACHENKO V. G.; PETRENKO G. P., UKR. XIM. ZH. <UKZN-A4>, 1975, 41, HO 6, 663
    作者:USACHENKO V. G.、 PETRENKO G. P.
    DOI:——
    日期:——
  • MIXAJLENKO P. I.; KARISHIN A. P.; DZHURKA G. F.; CAMYCEHKO YU. V., BECTH. XARKOV. POLITEXN. IN-TA, 1977,
    作者:MIXAJLENKO P. I.、 KARISHIN A. P.、 DZHURKA G. F.、 CAMYCEHKO YU.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