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isopropyl-1H-indazole-3-carbonyl)-N-(4-methoxyphenyl)hydrazine-1-carbothioamide | 934302-3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isopropyl-1H-indazole-3-carbonyl)-N-(4-methoxyphenyl)hydrazine-1-carbothioamide
英文别名
——
2-(1-isopropyl-1H-indazole-3-carbonyl)-N-(4-methoxyphenyl)hydrazine-1-carbothioamide化学式
CAS
934302-39-3
化学式
C19H21N5O2S
mdl
——
分子量
383.474
InChiKey
CTYJSWJCEDPIK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6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80.21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1-isopropyl-1H-indazole-3-carbonyl)-N-(4-methoxyphenyl)hydrazine-1-carbothioamide硫酸 作用下, 反应 0.33h, 以84%的产率得到[5-(1-Isopropyl-1H-indazol-3-yl)-[1,3,4]thiadiazol-2-yl]-(4-methoxy-phen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些生物学上重要的 1-异丙基吲唑基噻二唑、三唑和恶二唑的常规和非常规方法的合成和表征
    摘要:
    用SOCl 2 和水合肼处理化合物1得到酰肼2。用酰肼2不同取代的异硫氰酸苯基酯得到氨基硫脲3。这些氨基硫脲3在用Cone处理后得到。H2S04 和稀释剂。NaOH 分别得到噻二唑 4 和三唑 5。化合物 3 在 KI 中,在 NaOH 存在下,用 I2 处理得到恶二唑 6。 引言 根据文献调查,吲唑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生物学特性,因此在医学中具有重要用途。吲唑化合物能够介导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其抑制不需要的细胞增殖。检查吲唑衍生物的镇痛抗炎活性。钌配位络合物(Rulnd)是一种最有效的抗癌钌化合物;分析了吲唑复合物对拓扑异构酶II的中毒。使用吲唑环作为初始模板来测试该假设,以增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效力。含有吲唑的 SAH/MTA 核苷酶抑制剂系列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抑制剂。吲唑衍生物用作抗炎剂、抗癌剂,也用作防晒剂。发现氨基硫脲与抗菌、抗真菌除草、抗乙酰胆碱酯酶和抗结核活性有关。据报道,含有
    DOI:
    10.1515/hc.2006.12.3-4.26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些生物学上重要的 1-异丙基吲唑基噻二唑、三唑和恶二唑的常规和非常规方法的合成和表征
    摘要:
    用SOCl 2 和水合肼处理化合物1得到酰肼2。用酰肼2不同取代的异硫氰酸苯基酯得到氨基硫脲3。这些氨基硫脲3在用Cone处理后得到。H2S04 和稀释剂。NaOH 分别得到噻二唑 4 和三唑 5。化合物 3 在 KI 中,在 NaOH 存在下,用 I2 处理得到恶二唑 6。 引言 根据文献调查,吲唑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生物学特性,因此在医学中具有重要用途。吲唑化合物能够介导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其抑制不需要的细胞增殖。检查吲唑衍生物的镇痛抗炎活性。钌配位络合物(Rulnd)是一种最有效的抗癌钌化合物;分析了吲唑复合物对拓扑异构酶II的中毒。使用吲唑环作为初始模板来测试该假设,以增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效力。含有吲唑的 SAH/MTA 核苷酶抑制剂系列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抑制剂。吲唑衍生物用作抗炎剂、抗癌剂,也用作防晒剂。发现氨基硫脲与抗菌、抗真菌除草、抗乙酰胆碱酯酶和抗结核活性有关。据报道,含有
    DOI:
    10.1515/hc.2006.12.3-4.2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