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ξ)-17a-oxa-17a-homo-androstane-3,17-dione | 6875-2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ξ)-17a-oxa-17a-homo-androstane-3,17-dione
英文别名
(4aS,4bR,6aS,10aS,10bS,12aS)-10a,12a-dimethyl-4,4a,4b,5,6,6a,7,9,10,10b,11,12-dodecahydro-3H-naphtho[2,1-f]chromene-2,8-dione;17a-oxa-D-homo-5α-androstan-3,17-dione;Lacton der 3-Keto-13α-hydroxy-13,17-seco-androstan-carbonsaeure-(17)
(5ξ)-17a-oxa-17a-homo-androstane-3,17-dione化学式
CAS
6875-20-3;7801-32-3;55254-32-5
化学式
C19H28O3
mdl
——
分子量
304.43
InChiKey
CXFWIKINSICEBC-LWTCHCT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6 - 170°C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9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43.3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SDS

SDS:677fcfc200bb89c1b1e63f4c50a60cf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androstanedione 在 Penicillium lanosocoeruleum KCH 3012 strain Baeyer-Villeger monooxygenas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5ξ)-17a-oxa-17a-homo-androstane-3,17-dione 、 8-hydroxy-10a,12a-dimethyl-3,4,4a,4b,5,6,6a,7,8,9,10,10b,11,12-tetradecahydronaphtho[2,1-f]chrom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Baeyer-Villiger Oxidation of Some C19 Steroids by Penicillium lanosocoeruleum
    摘要:
    描述了青霉 (Penicillium lanosocoeruleum)(一种迄今为止未用于生物转化的真菌物种)对雄酮 (1)、表雄酮 (2)、雄烷二酮 (3) 和 DHEA(脱氢表雄酮)(4) 的生物转化。所有底物均以高产率(70%–99%)转化为 D 环 δ-内酯。 1 的氧化产生 3α-羟基-17a-oxa-D-homo-5α-androstan-17-one (5)。 2 的氧化生成 3β-羟基-17a-oxa-D-homo-5α-androstan-17-one (6)。 3的生物转化导致形成3α-羟基-17a-oxa-D-homo-5α-androstan-17-one (5) 和 17a-oxa-D-homo-5α-androstan-3,17-dione ( 7).对所研究底物的转化进程随时间的分析表明,该真菌的 Baeyer-Villiger 单加氧酶不接受类固醇的 3β-羟基-5-烯官能团。在该微生物中,类固醇 3β-羟基脱氢酶 (3β-HSD) 具有活性,因此 DHEA (4) 仅转化为睾丸内酯 (8)。除了观察到的氧化转化之外,还揭示了还原途径,其中 C-3 酮被还原为 C-3α-醇。首次证明类固醇核的 3-酮基团的还原可以在 D 环内酯官能团存在的情况下发生。
    DOI:
    10.3390/molecules1811138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