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tolylamino)-3-bromonaphthalene-1,4-dione | 64505-8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tolylamino)-3-bromonaphthalene-1,4-dione
英文别名
2-bromo-3-(3-methylphenyl)amino-1,4-naphthoquinone;2-Bromo-3-(3-methylanilino)naphthalene-1,4-dione
2-(m-tolylamino)-3-bromonaphthalene-1,4-dione化学式
CAS
64505-83-5
化学式
C17H12BrNO2
mdl
——
分子量
342.192
InChiKey
LXKFEBAKIZUZI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0.2±45.0 °C(Predicted)
  • 密度:
    1.59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46.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m-tolylamino)naphthalene-1,4-dione过氧化二异丙苯 、 copper(I) brom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54 %的产率得到2-(m-tolylamino)-3-bromonaphthalene-1,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介导的吡咯醌衍生物和2-卤代-3-氨基-1,4-醌的发散合成
    摘要:
    公开了用于合成吡咯醌衍生物和2-卤代-3-氨基-1,4-醌的2-氨基-1,4-醌的发散转化。机理研究表明串联环化和卤化均涉及Cu(I)催化的氧化自由基过程。该方案不仅构建了一系列具有高原子经济性的新型吡咯醌衍生物,而且提供了一种以 CuX (X = I , Br, Cl) 作为 X (X = I、Br、Cl) 来源。
    DOI:
    10.1021/acs.joc.3c003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d-catalyzed C-H Arylation: A General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Benzo[<i>b</i> ]carbazolenaphthoquinones
    作者:Arabinda Mandal、Suresh Kumar Mondal、Akash Jana、Susanta Kumar Manna、Sk Asraf Ali、Shubhankar Samanta
    DOI:10.1002/jhet.2832
    日期:2017.7
    A short, efficient and general methodology for benzo[b]carbazolenaphthoquinones was developed via Pd‐catalyzed C‐H arylation process. This methodology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highly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 5H–benzo[b]carbazole‐6,11‐diones. Additionally, one‐pot synthesis of benzo[b]phenazine‐6,11(5H,12H)‐dione derivatives was also explored in aqueous medium.
    通过Pd催化的CH-H芳基化过程,开发了一种简短,高效且通用的苯并[ b ]咔唑醌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合成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5H-苯并[ b ]咔唑-6,11-二酮。此外,还研究了在介质中一锅法合成苯并[ b ]吩嗪-6,11(5H,12H)-二酮衍生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