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aS,11aR)-decahydro-3H-pyrrolo[2,1-j]quinolin-3-one | 137125-4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aS,11aR)-decahydro-3H-pyrrolo[2,1-j]quinolin-3-one
英文别名
(7aRS,11aSR)-decahydro-3H-pyrrolo[2,1-j]quinolin-3-one;(7aS,11aR)-1,2,5,6,7,7a,8,9,10,11-decahydropyrrolo[2,1-j]quinolin-3-one
(+/-)-(7aS,11aR)-decahydro-3H-pyrrolo[2,1-j]quinolin-3-one化学式
CAS
137125-41-8
化学式
C12H19NO
mdl
——
分子量
193.289
InChiKey
ZHCQLCSRGQVWKQ-CMPLNLG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35.6±9.0 °C(Predicted)
  • 密度:
    1.1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2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aS,11aR)-decahydro-3H-pyrrolo[2,1-j]quinolin-3-o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perhydropyrrolo[2,1-j]quinolone
    参考文献:
    名称:
    (±)-Lepadiformines A,B和C的非对映体形式合成,以及通过意外的两次连续差向异构化生成的2-epi-Lepadiformine C的不同合成物。
    摘要:
    我们在这里描述了三环海洋生物碱,lepadiformines A,B和C及其C2差向异构体的非对映体形式外消旋合成,其特征在于N-乙酰基8a-氰基二十二氢喹啉骨架的发散和立体选择性合成以及碱基介导的分子内环化从空间上明确定义的α-氨基腈2建立三环骨架的螺旋四级中心。该方法使我们能够从容易获得的起始原料通过简单的操作有效地完成三环核的结构。在中间体和衍生物的单晶X射线分析的基础上,观察到了两个相邻立体中心的一对意外的差向异构化。这些发现已成功地应用于2- Epi- lepadiformine C的全合成。通过一系列氘标记控制的实验阐明了差向异构化机制。
    DOI:
    10.1021/acs.joc.0c00964
  • 作为产物:
    描述:
    5-allyl-1-benzyl-4-methoxy-1H-pyrrol-2(5H)-o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RhCl2(PCy3)2=CHPh 正丁基锂N-甲基吲哚酮 、 molecular sieve 、 氢气sodium 、 sodium hydride 、 copper(II) sulfate三乙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对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7aS,11aR)-decahydro-3H-pyrrolo[2,1-j]quinoli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the Tricyclic Core of the Marine Alkaloid Lepadiformine
    摘要: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以 4-甲氧基-3-吡咯啉-2-酮(四甲酸甲酯)为原料,立体选择性合成外消旋形式的海洋生物碱莱帕迪芬三环核心的方法。关键步骤包括四甲酸甲酯的 5,5-二烷基化、A/C 1-氮杂螺环的偏合成闭合以及反式 A/B 1-氮杂萘烷系统的立体选择性氢化。
    DOI:
    10.1055/s-2003-367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es using exo- and endo-selective radical cyclizations onto enamides
    作者:Tsuyoshi Taniguchi、Daigo Yonei、Masamichi Sasaki、Osamu Tamura、Hiroyuki Ishibashi
    DOI:10.1016/j.tet.2008.01.016
    日期:2008.3
    predominantly gave 6-endo cyclization produc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xo or endo selectivity of radical cyclization onto the alkenic bond of enamides can be controlled by positional change of the carbonyl group.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electivities, heat of formation for each transition state was calculated. 6-endo-Selective radical cyclization was applied to the radical cascade, enabling
    研究了酰胺的羰基位置变化对Bu 3 SnH介导的烷基自由基环化导致五元,六元,七元和八元含氮杂环的影响。甲5-外型环化通常优选在6-内闭环在具有对烯酰胺酰基侧链的烷基中心系统,而具有的烷基基团中心相对的酰基侧链烯酰胺主要得到6-内环化产物。这些结果表明,exo或endo自由基环化到酰胺的烯键上的选择性可以通过羰基的位置变化来控制。为了理解这些选择性,计算了每个过渡态的形成热。将6-内-选择性自由基环化作用于自由基级联反应,从而实现了cylindricine骨架的简明合成。甲7-或8-内切烷基自由基环化,但是,在占优势的相应的6-或7-外切环闭合无论烯酰胺的羰基的位置变化的。
  • Concise Synthesis of the Tricyclic Skeleton of Cylindricines Using a Radical Cascade Involving 6-<i>Endo</i>Selective Cyclization
    作者:Hiroyuki Ishibashi、Tsuyoshi Taniguchi、Osamu Tamura、Masahiko Uchiyama、Osamu Muraoka、Genzoh Tanabe
    DOI:10.1055/s-2005-865236
    日期:——
    On treatment with Bu3SnH and azobis(cyclohexanecarbonitrile) (ACN), enamide 19 underwent a 6-endo-trig/5-endo-trig radical cascade to afford perhydropyrrolo[2,1-j]quinoline derivative 21, a cylindricine skeleton.
    用 Bu3SnH 和偶氮双(环己烷腈)(ACN)处理后,烯酰胺 19 发生了 6-endo-trig/5-endo-trig 自由基级联反应,生成了全氢吡咯并[2,1-j]喹啉生物 21,这是一种圆柱状骨架。
  • Intramolecular Schmidt reaction of alkyl azides
    作者:Jeffrey Aube、Gregory L. Milligan
    DOI:10.1021/ja00023a065
    日期:1991.1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莲素 铜(2+)9,23-二(丁基氨磺酰)-2,16-二[(2-乙基己基)氨磺酰]酞菁-29,31-二负离子 西替地尔 苯甲酯庚 美索庚嗪 美普他酚 缩氨基硫脲H 禾草敌-亚砜 禾草敌 碘正离子,(4-丁基苯基)-1-戊炔-1-基- 盐酸美普他酚 甲基3-(2-硫代-1-氮杂环庚基)丙酸酯 环己亚胺 氮杂环庚烷-4-羧酸甲酯盐酸盐 氮杂环庚烷-4-羧酸乙酯 氮杂环庚烷-3-酮盐酸盐 氮杂环庚烷-3-羧酸乙酯盐酸盐 氮杂环庚烷-3-基甲醇盐酸盐 氮杂环庚烷-3-基-甲基-胺 氮杂环庚烷-1-二硫代甲酸 氮杂环庚-4-酮 氮杂烷-1,3-二羧酸 1-叔丁酯 氮杂-1-基(环戊基)乙腈 氨基甲酸,N-(六氢-1H-氮杂环庚烯-3-基)-,1,1-二甲基乙基酯 氨基甲二硫酸,(六氢-1H-吖庚英-1-基)-,1-乙酰基-2-羰基丙基酯 吖庚环-1-基(苯基)乙酰腈 叔-丁基4-氨基-5-甲基吖庚环-1-甲酸基酯 叔-丁基4-亚甲基氮杂环庚烷-1-羧酸酯 叔-丁基2-氧亚基-7-氮杂螺[3.6]癸烷-7-甲酸基酯 叔-丁基1-(羟甲基)-6-氮杂螺[2.6]壬烷-6-甲酸基酯 双六亚甲基脲 十氢吡嗪并[1,2-a]氮杂卓 六甲烯亚氨基乙腈 六甲烯二硫代]氨基甲酸 六甲基铵盐 六氢化-1H-4-氮杂卓胺 六氢-alpha-甲基-1H-氮杂卓-1-丙酸甲酯盐酸盐(1:1) 六氢-alpha-甲基-1H-氮杂卓-1-丙酸甲酯 六氢-4-(羟基甲基)-1,1-二甲基-4-苯基-1H-氮杂卓鎓溴化物(1:1) 六氢-3,3,5-三甲基-1H-氮杂ze盐酸盐 六氢-2-甲基-1H-氮杂卓盐酸盐 六氢-2-[(3-甲基-4-吡啶)甲基]-1H-氮杂卓 六氢-1H-氮杂卓-4-醇盐酸盐 六氢-1H-氮杂卓-4-醇 六氢-1H-氮杂卓-4-羧酸甲酯 六氢-1H-氮杂卓-1-羧酸乙酯 六氢-1H-氮杂卓-1-硫代羧酸 六氢-1H-氮杂卓-1-甲醛 六氢-1H-氮杂卓-1-甲酰氯 六氢-1H-氮杂-1-丙酸乙酯 六氢-1-月桂酰-1H-氮杂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