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4,7,10,10-hexamethyltriethylenetetramine)copper(I) | 266997-6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4,7,10,10-hexamethyltriethylenetetramine)copper(I)
英文别名
copper(I) 2,5,8,11-tetramethyl-2,5,8,11-tetraazadodecane;Cu(HMDETA)(1+);[Cu(I)(2,5,8,11-tetramethyl-2,5,8,11-tetraazadodecane)](1+);copper(1+);N'-[2-[2-(dimethylamino)ethyl-methylamino]ethyl]-N,N,N'-trimethylethane-1,2-diamine
(1,1,4,7,10,10-hexamethyltriethylenetetramine)copper(I)化学式
CAS
266997-67-5
化学式
C12H30N4*Cu
mdl
——
分子量
293.943
InChiKey
KSABNRUPSNOKM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3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9.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2.9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4,7,10,10-hexamethyltriethylenetetramine)copper(I)Nitrite 在 sodium perchlorate 作用下, 以 高氯酸 为溶剂, 生成 copper(I) 2,5,8,11-tetramethyl-2,5,8,11-tetraazadodecane 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CuI配合物还原亚硝酸离子的机理
    摘要:
    研究了 Cu+aq 与 NO2- 的反应。结果与机理一致:Cu+aq + NO2− (Cu+NO2−),K = 140 ± 30 M−1;(Cu+NO2−) + H+ Cu2+ + NO + OH−,k = 4.6 × 105M−1s−1。建议铜与瞬态复合物中的氮结合 (Cu+NO2-)。此外,还研究了 (CuILi) + 配合物的反应。结果表明配体降低了 K 值,并且它们对 k 的影响取决于 (CuII/ILi) 对的氧化还原电位。该反应是 CuNIR(NIR = 硝酸还原酶)酶的最简单模型。(©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4)
    DOI:
    10.1002/ejic.2004002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gand Effects on the Chemical Activity of Copper(I) Complexes: Outer‐ and Inner‐Sphere Oxidation of Cu <sup>I</sup> L
    作者:Ariela Burg、Eric Maimon、Haim Cohen、Dan Meyerstein
    DOI:10.1002/ejic.200600702
    日期:2007.2
    The effect of the ligands acetonitrile (AN), fumaric acid (H2fum) and 2,5,8,11-tetramethyl-2,5,8,11-tetraazadodecane (L1) on the kinetics of oxidation of CuI complexes by [(cyclam)NiIII(SO4)2]– and [(NH3)5CoIIICl]2+ in aqueous solutions via an outer- and inner-sphere mechanism, respectively, has been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e ligands on the electron self-exchange rate constants have also been evaluated
    配体乙腈 (AN)、富马酸 (H2fum) 和 2,5,8,11-四甲基-2,5,8,11-四十二烷 (L1) 对 [(cyclam )NiIII(SO4)2]– 和 [(NH3)5CoIIICl]2+ 在溶液中分别通过外球和内球机制进行了研究。还评估了配体对电子自交换速率常数的影响。研究的所有配体都稳定了溶液中的 CuI,但对 CuII/IL 对的化还原电位的影响不同。配体降低了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和电子自交换速率常数。结果表明乙腈烃不应用作涉及化还原步骤的 [CuIL]+ 催化过程的溶剂。另一方面,结果还表明 [CuIL1]+ 应该是此类过程的良好催化剂。(©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乙腈)二氯镍(II) (R)-(-)-α-甲基组胺二氢溴化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3-氨基环丁烷甲腈盐酸盐 顺式-2-羟基甲基-1-甲基-1-环己胺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二盐酸盐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