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2-methyl-1-naphthyl) N,N-diethylcarbamate | 85630-4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2-methyl-1-naphthyl) N,N-dieth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2-methylnaphthalen-1-yl) N,N-diethylcarbamate
O-(2-methyl-1-naphthyl) N,N-dieth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85630-40-6
化学式
C16H19NO2
mdl
——
分子量
257.332
InChiKey
PAMKIYXYUKMZS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86.5±25.0 °C(Predicted)
  • 密度:
    1.09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9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29.5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2-methyl-1-naphthyl) N,N-diethylcarbamate氯化铵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6.5h, 以82%的产率得到N,N-Diethyl-2-(1-hydroxy-naphthalen-2-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Anionic Homologous Fries Rearrangement of O-(2-Methylaryl)carbamates. A Regiospecific Route to Benzo[b]furan-2(3H)-ones including an Unnamed Metabolite from Helenium Species
    摘要:
    一种新的 LDA 介导的 O → C 氨基甲酰基迁移 3 为芳基乙酰胺 5(苯并呋喃酮和萘并呋喃酮 7 的前体)提供了一条普遍而有效的途径,其中一种芳基乙酰胺 5 可作为简短合成从几种 Helenium 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天然苯并呋喃内酯 11 的起始原料。
    DOI:
    10.1055/s-1997-574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N-二烷基O-芳基氨基甲酸酯的直接邻位金属化。方法论、阴离子原薯条重排和横向金属化
    摘要:
    描述了 N,N-二烷基 O-芳基氨基甲酸酯、N,N-二烷基 O-萘基-1 和 N,N-二烷基 O-萘基-2 氨基甲酸酯与仲丁基锂/TMEDA 的直接邻位锂化反应,然后淬灭用各种亲电试剂制备一系列多取代芳香族化合物(表 1 和 2,方案 2 和 3)。将邻位锂化 O-氨基甲酸酯的溶液加热至室温,无需使用亲电试剂进行外部淬火,导致通过阴离子邻位弗赖斯重排形成水杨酰胺和 1- 和 2- 羟基萘酰胺衍生物(方案 4)。已经研究了不同 N,N-二烷基 O-氨基甲酸酯的相对稳定性和反应性。2-tolyl O-carbamate 与 LDA 的侧向金属化提供了苯并[b]呋喃-2(3H)-酮的合成(方案 2)。使用报告的结果,对七个基于 O 的定向金属化基团与几种亲电试剂反应进行了比较。所述方法可用于制备高度 1,2,3-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
    DOI:
    10.1002/ejoc.2017011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directed ortho lithiation of O-aryl carbamates. An anionic equivalent of the Fries rearrangement
    作者:Mukund P. Sibi、Victor Snieckus
    DOI:10.1021/jo00159a040
    日期:1983.6
  • SIBI, M. P.;SHIECKUS, V., J. ORG. CHEM., 1983, 48, N 11, 1935-1937
    作者:SIBI, M. P.、SHIECKUS,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