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i(pyridine)2(C(Et)C(Et)COO)] | 779355-5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i(pyridine)2(C(Et)C(Et)COO)]
英文别名
[Nipy2(C(Et)C(Et)COO)]
[Ni(pyridine)2(C(Et)C(Et)COO)]化学式
CAS
779355-58-7
化学式
C17H20N2NiO2
mdl
——
分子量
343.048
InChiKey
MDRHFYMMBVYFON-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i(pyridine)2(C(Et)C(Et)COO)]1,3-二均三甲苯基咪唑-2-叉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Ni(C(Et)C(Et)COO)(1,3-dimesitylimidazol-2-ylidene)]2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N-杂环卡宾配体的饱和和不饱和镍内酯:合成与结构
    摘要:
    具有N-杂环卡宾配体的单体和二元镍内酯[(py)(im mes)Ni(CH 2 CH 2 COO)](1),[(im mes)Ni(CH 2 CH 2 COO)] 2(2), [(im t -but)Ni(C(Et)C(Et)-COO)] 2(3),[(im mes)Ni(C(Et)C(Et)-COO)] 2(4),和[(im mes)Ni(CH 2 C(CH 3)C(CH 3)-CH 2 -COO)](5)(im mes:1,3-二甲亚咪唑-2-亚苄基;IM吨-丁:1,3-二-吨合成和通过研究-butylimidazol -2-亚基)1 H,13 C NMR和IR光谱测量。的固态结构1 - 3和5也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阐明单晶的。在这些化合物中,Ni(II)离子具有正方形平面的几何形状。二聚体2和3中的金属中心被羧酸根基团的两个环内氧供体原子桥接,从而产生Ni 2 O 2-四元环。[(im2mes)Ni的反应与2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6.08.016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啶[(tmeda)NiC(C2H5)=C(C2H5)-COO]吡啶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Ni(pyridine)2(C(Et)C(Et)COO)]
    参考文献:
    名称:
    一套新的含吡啶作为支持配体的镍环羧酸盐(“镍基内酯”):合成,结构及其在CC和CS连接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
    [(py)2 Ni(CH 2 CH 2 COO)](1a),[(py)2 Ni(C(Et)C(Et)–COO)](2a)和[(py)合成了Ni(CH 2 C(CH 3)C(CH 3)–CH 2 -COO)](3a),并通过NMR,IR光谱以及在1a和2a情况下的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图1A和2A的镍(II)离子具有正方形平面的几何形状,在对比的是η 3烯丙基化合物[(联吡啶)镍(CH 2 C(CH 3)C(CH3)–CH 2 –COO)](3b),其中镍中心采用方形金字塔形几何形状。1a在吡啶配体交换下与二(2-吡啶基)二甲基硅烷(Me 2(2-py)2 Si)反应,得到1c。1a – 3a及其联吡啶衍生物在后处理过程中与二对甲苯基二硫化物反应形成β-硫酯。此外,与该类型的nickelacycles 2-溴苯丙酮的反应2在3,4-二乙基-6-羟基-5-甲基-6-苯基-5,6-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4.04.0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野百合碱 N-氧化物 野百合碱 螺[环氧乙烷-2,1'-吡咯里嗪] 脱氢野百合碱 矮陀陀酰胺碱 盐酸西那西林 灰毛束草碱 毛束草碱N-氧化物 毛束草碱 暗黄猪屎豆碱 去氢毛果天芥菜碱 去氢天芥菜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碱 克拉沙霉素B 克拉沙霉素A N-甲基-N-[(2R,3R,3aS,4S,6alphaS)-2,3,3a,6alpha-四氢-2,4-甲桥-4H-呋喃并[3,2-b]吡咯-3-基]-乙酰胺 N-(3-羟基-2,4-二甲基苯基)乙酰胺 8-氧杂-5-氮杂三环[5.1.1.01,5]壬-2,6-二烯 8-氧杂-2-氮杂三环[5.2.1.02,6]癸-1(9),3,5-三烯 7-羟基-6,7-二氢-5H-吡咯里嗪-1-甲醛 7-(羟基甲基)-3H-吡咯里嗪-3-酮 7-(甲氧基羰基)-6,7-二氢-5H-吡咯啉-1-羧酸 5H-吡咯并[2,1-a]异吲哚,5a,6,7,8-四氢- 3H-吡咯里嗪-3,5(2H)-二硫酮 3-甲酰基-5,6,7,8-四氢中氮茚-2-羧酸 3-氨基-N-[2,5-二氢-5-羰基-1-(2,4,5-三氯苯基)-1H-吡唑-4-基]苯酰胺 3-氧代吡咯里嗪-2-羧酸乙酯 3-氧代-3H-吡咯里嗪-2-甲酰氯 3-氧代-2,3-二氢-1H-吡咯里嗪-5-羧酸 3-氧代-2,3,5,7a-四氢-1H-吡咯里嗪-7-甲醛 3-氧-3氢-吡咯嗪-2-甲酸 3-(2,6-二乙酰基-3,7-二甲基-5H-吡咯里嗪-1-基)丙酸 2H,3H-氧杂环丁烷并[2,3-a]吡咯里嗪 2-(6-乙基-2,3-二氢-1H-吡咯里嗪-1-基)苯胺 2,5-二(叔-壬基二硫代)-1,3,4-噻二唑 2,3-二氢-7-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7-(羟基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羧酸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醇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腈 2,3-二氢-1H-吡咯里嗪-1-胺 2,3-二氢-1H-吡咯里嗪-1-甲腈 2,3-二氢-1H-吡咯嗪-5-甲醛 2,3-二氢-1H-吡呤-1,7-二羧酸 2,3-二氢-(6ci,7ci,8ci,9ci)-1H-吡咯里嗪-1-酮 2,3,5,7a-四氢-1H-吡咯烷 2,2-二氯-1-(3H-吡咯里嗪-5-基)乙酮 1H-吡咯里嗪-2(3H)-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