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ferrocenyltropolone | 1221687-0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ferrocenyltropolone
英文别名
cyclopenta-1,3-diene;5-cyclopenta-2,4-dien-1-yl-2-hydroxycyclohepta-2,4,6-trien-1-one;iron(2+)
5-ferrocenyltropolone化学式
CAS
1221687-08-6
化学式
C17H14FeO2
mdl
——
分子量
306.144
InChiKey
ZADVTQRBIGPMF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ferrocenyltropolone 、 copper diacetate 在 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Cu(5-ferrocenyltropolonate)2]
    参考文献:
    名称:
    结构中,Cu电子和磁特性(II)的2-取代的tropones轴承在5位上具有ferrocenylgroup的络合物†
    摘要:
    异核 铁(II)–铜(II)–铁(II)配合物[Cu(FcTropOMe)2(H 2 O)2 ](OTf)2(FcTropOMe =5-二茂铁基-2-甲氧肌酮)(1),[Cu(FcTropNEt 2)2 ](OTf)2(FcTropNEt 2 =2-(N,N-二乙氨基)-5-二茂铁基托酮)(2)和[Cu(FcTropNEt)2 ] (FcTropNEt = 2-(N-乙基氨基)-5-二茂铁基磺酸盐)(3)被合成。此外,杂三核的六氟磷酸盐铁(III)–铜(II)–铁(III) 复杂的 [Cu(FcTropNEt)2 ] 2+通过3的电化学氧化成功获得了(3 2+)单晶。通过比较双金属配合物1和2的X射线结构和吸收光谱,发现2-(diethylamino)tropone配体可诱导更大的分子内电荷转移(CT)。二茂铁基 到托酮–铜(II)部分比2-甲氧托酮配体高。另一方面,3 2+在近红外(NI
    DOI:
    10.1039/b912255a
  • 作为产物:
    描述:
    5-ferrocenyl-2-methoxytropone 、 在 KOH 、 HCl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84%的产率得到5-ferrocenyltropol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结构中,Cu电子和磁特性(II)的2-取代的tropones轴承在5位上具有ferrocenylgroup的络合物†
    摘要:
    异核 铁(II)–铜(II)–铁(II)配合物[Cu(FcTropOMe)2(H 2 O)2 ](OTf)2(FcTropOMe =5-二茂铁基-2-甲氧肌酮)(1),[Cu(FcTropNEt 2)2 ](OTf)2(FcTropNEt 2 =2-(N,N-二乙氨基)-5-二茂铁基托酮)(2)和[Cu(FcTropNEt)2 ] (FcTropNEt = 2-(N-乙基氨基)-5-二茂铁基磺酸盐)(3)被合成。此外,杂三核的六氟磷酸盐铁(III)–铜(II)–铁(III) 复杂的 [Cu(FcTropNEt)2 ] 2+通过3的电化学氧化成功获得了(3 2+)单晶。通过比较双金属配合物1和2的X射线结构和吸收光谱,发现2-(diethylamino)tropone配体可诱导更大的分子内电荷转移(CT)。二茂铁基 到托酮–铜(II)部分比2-甲氧托酮配体高。另一方面,3 2+在近红外(NI
    DOI:
    10.1039/b912255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脱羰秋水仙碱 红陪酚四甲基醚 红倍酚 秋水仙碱甲硫代磺酸盐 秋水仙碱 硫代秋水仙碱 甲基丙烯酸7-氧代-4-(苯基偶氮)-1,3,5-环庚三烯-1-基酯 甲基6-肼基-7-氧代-1,3,5-环庚三烯-1-羧酸酯 环庚三烯酮 环庚三烯酚酮 氨甲酸,(1-乙基戊基)-,甲基酯(9CI) 桧木醇 异秋水仙胺 尼楚酮 对二硫辛酸 双环[4.4.1]十一碳-1(10),2,4,6,8-五烯-11-酮 双环[4.1.0]庚-1,3,5-三烯-7-酮 去乙酰氨基秋水仙碱 原秋水仙碱 十四烷酸,4-(十八烷氧基)-7-羰基-1,3,5-环庚三烯-1-基酯 乙基[(7S)-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氨基甲酸酯 三甲基秋水仙素酸 三甲基秋水仙素酸 三(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铟 α-(异丙基)-&#x3B3,&#x3B3-二甲基环己丙醇 beta-斧松素 [(7S)-7-乙酰氨基-1,3-二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2-基]2-氯乙酸酯 [(7S)-7-乙酰氨基-1,2-二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3-基]2-氯乙酸酯 N-(2-巯基乙基)秋水仙胺 N-脱乙酰基3-去甲基硫代秋水仙碱 N-脱乙酰基,1,2,3,10-脱甲基秋水仙碱 N-甲酰脱乙酰秋水仙碱 N-甲酰基秋水仙胺 N-甲基-秋水仙碱 N-三氟乙酰基-N-甲基-去乙酰基秋水仙碱 N-[(S)-5,6,7,9-四氢-1,2,3,10-四甲氧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2,2,2-三氟乙酰胺 N-[(7S)-4-(羟基甲基)-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0-(丁基氨基)-5,6,7,9-四氢-1,2,3-三甲氧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三甲氧基-9-氧代-10-(苯基甲硫基)-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三甲氧基-9-氧代-10-(苯基甲基氨基)-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丙酰胺 N-[(7R)-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乙氧基乙酰基)去乙酰基硫代秋水仙碱 N-(5,6,7,9-四氢-1,2,3-三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氨基甲酸乙酯 N-(4-甲酰基-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0-二甲基氨基-1,2,3-三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2,3,9-四甲氧基-10-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乙酰胺 9H-三苯并[A,C,E][7]环轮烯-9-酮 8H-环庚三烯并[c]异噻唑-8-酮,3-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