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了葫芦[7] uril(CB7)和十四烷基三烷基溴化铵表面活性剂与三甲基(C14 TMA +),三乙基(C14 TEA +)和三丙基(C14 TPA +)头基之间的主体/客体配合物的形成。通过ESI-MS,等温滴定热法(ITC)和NMR光谱研究了络合作用。配合物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头基。所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可形成1:1和2:1的配合物。K1:1结合常数的大小随头基的烷基长度而降低,而K2:1结合常数的大小与表面活性剂头基的性质无关。发现了1:1和2:1配合物的不同结构。C14 TMA +和C14 TPA +表面活性剂形成1:1包合物,包含靠近CB7入口的头基和2:1个外部复合物,两个主体分子均靠近头部。C14 TEA +和CB7之间的1:1配合物表明,头基位于CB7腔内部,而在2:1配合物中,CB7的第二个分子位于主烷基链的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