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酸钠
钨酸钠是钠离子与钨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块,有δ、γ和β三种结晶形态。从δ向γ转变的温度约为570℃,而从γ向β则大约为585℃;其相对密度为4.18(18.5℃),熔点为700℃。即使在氢气中加热至700℃也不会发生变化,但当温度上升到1100℃时会转化为金属钨。若与氯气一起加热,则生成黄色的氯氧化物。它能与强酸(除氢氟酸外)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钨酸,并与磷酸或磷酸盐反应生成磷钨杂多酸络合物,还能与酒石酸、柠檬酸和草酸等有机酸反应形成相应的有机酸络合物。
化学性质
钨酸钠的化学式为Na₂WO₄·2H₂O,分子量329.86。它是一种无色斜方系板状晶体,在空气中稳定且熔点为698℃。其相对密度在19℃时约为3.23。当加热至100℃时会失去结晶水而转变为无水物;在水中溶解度较高(每100g水中可溶82.5g),溶液呈微碱性(pH值范围为8~9)。遇到酸类物质会发生分解,析出不溶于水的钨酸。十水合物则以无色晶体形式存在,在6℃以上温度下容易转化为二水合物。
用途
主要应用于制造金属钨、钨酸及其盐类等产品;也可用作纺织品和纤维的防火材料及催化剂等其他领域。
生产方法
制备钨酸钠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通过三氧化钨与液碱加热共熔制得,或先将三氧化钨与液碱反应生成钨酸钠后在空气中加热至100℃或浓硫酸干燥;(2)采用黑钨矿碱解法制取,具体为将黑钨矿粉碎成320目粒度,并与30%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进行碱解,随后经氯化钙作用合成钨酸钙、盐酸反应生成钨酸再用氢氧化钠处理获得钨酸钠成品;(3)通过苏打烧结法制备,将黑钨精矿破碎筛分后按特定比例配料,在800~900℃温度下烧结熔炼2-3小时并进行相关步骤的处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4FeWO_3+4Na_2CO_3+O_2 \rightarrow 4Na_2WO_4+2Fe_2O_3+4CO_2] [6MnWO_3+6 Na_2CO_3+O_2 \rightarrow 6Na_2WO_4+3Mn_3O_4+6CO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