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氮化锂 | 26134-62-3

中文名称
氮化锂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ithium nitride
英文别名
——
氮化锂化学式
CAS
26134-62-3
化学式
Li3N
mdl
——
分子量
34.8297
InChiKey
IDBFBDSKYCUNP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45°C
  • 密度:
    1.3 g/mL at 25 °C(lit.)
  • 溶解度:
    不溶于有机溶剂。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应避免接触氧化物、水分或潮湿环境、酸以及空气。为了防止与湿气反应放出氨气,建议在氮气环境中保存。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6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2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4.3
  • 危险品标志:
    F,C
  • 安全说明:
    S16,S22,S26,S27,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11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06 4.3/PG 1
  • 包装等级:
    I
  • 危险类别:
    4.3
  • 危险标志:
    GHS02,GHS05
  • 危险性描述:
    H260,H314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23,P231 + P232,P280,P305 + P351 + P338,P370 + P378,P422
  • 储存条件:
    在干性保护气体中处理,并确保贮藏容器密封。将容器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SDS

SDS:b3591b7cfc8c752a4f353d5ff2aeec65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一氮化锂;氮化锂
化学品英文名称: Lithium nitr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26134-62-3
分子式: Li 3 N
分子量: 34.8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一氮化锂;氮化锂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4.3类 遇湿易燃物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遇水或潮气产生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氨毒气。对眼睛、粘膜和呼吸系统有腐蚀性和毒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出有毒的或易燃的气体。与酸类发生剧烈反应。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锂。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灭火剂。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到安全场所。然后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宝石红透明晶体或微粒。
pH:
熔点(℃): 840~850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1.2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Li 3 N
分子量: 34.82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渗氮剂,有机反应中的还原剂及无机反应中的氮气来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水、潮湿空气。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氮氧化物、氧化锂。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破损容器禁止重新使用,要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43024
UN编号: 2806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雨天不宜运输。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类别:遇水易燃物品

可燃性危险特性:

  • 遇水易燃;
  • 遇水、碱、酸产生有毒易燃氨气。

储运特性:

  • 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
  • 与酸和氧化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 干粉、干砂。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氮化锂 作用下, 396.84~826.84 ℃ 、170.0 MPa 条件下, 反应 72.0h, 生成 lithiumphosphorus(V)nit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热合成结晶磷酸三氮
    摘要:
    磷酸亚硝酸盐是一类经过充分研究的具有高结构多样性的化合物。但是,它们的合成非常具有挑战性,特别是由于起始材料(如P 3 N 5)的热稳定性有限。通常,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甚至需要高压技术(例如,多砧)。在这里,我们建立了氨热法作为一种通用的合成工具,以访问具有不同缩合度的亚硝酸磷酸盐。α-栗10 P 4 Ñ 10,β-栗10 P 4 Ñ 10,李18 P 6 Ñ 16,钙2 PN 3,SRP使用铵基条件,在高达1070 K和200 MPa的温度和压力下,在超临界NH 3中合成8 N 14和LiPN 2。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和FTIR光谱分析产物。此外,我们建立了红磷作为硝化磷酸酯合成的原料,代替了常用的和不易获得的前体,例如P 3 N 5。这打开了有希望的制备途径来获得新兴的亚硝基磷酸化合物类。
    DOI:
    10.1002/chem.201905227
  • 作为试剂:
    描述:
    氰乙酸乙酯丙酮甲醇氮化锂 作用下, 反应 12.0h, 以79%的产率得到4,4-二甲基-2,6-二氧代哌啶-3,5-二甲腈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氮化锂作为氨的方便来源合成 4-取代的 3,5-二氰基-2,6-哌啶二酮
    摘要:
    通过醛或酮、氰基乙酸乙酯、氮化锂 (Li 3 N) 的三组分反应,以良好的收率实现了简单高效的一锅法合成 4-取代-3,5-二氰基-2,6-哌啶二酮作为 MeOH 中氨的方便来源。
    DOI:
    10.3987/com-08-115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enzene-thermal prepar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chromium nitride
    作者:X.F Qian、X.M Zhang、C Wang、K.B Tang、Y Xie、Y.T Qian
    DOI:10.1016/s0025-5408(99)00021-5
    日期:1999.2
    Nanocrystalline CrN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rough the liquid-solid reaction of anhydrous CrCl3 and Li3N, via a benzene-thermal metho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50-420 degrees C, 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used in conventional methods. This process is simple and easy to control. X-ray diffraction (XRD)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und was cubic CrN phase with cell constant a = 4.13 Angstro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image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about 25 n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indicated that the as-prepared products contained a small amount (less than 20%) of amorphous carbon. (C) 1999 Elsevier, Science Ltd.
  • Solid state metathesis routes to Group IIIa nitrides : comparison of Li3N, NaN3, Ca3N2 and Mg3N2 as nitriding agents
    作者:I.P. Parkin、A.M. Nartowski
    DOI:10.1016/s0277-5387(97)00454-3
    日期:1998.6
    Reaction of MCl3 (M = Sc, Y, La) with Li3N, NaN3, Ca3N2 and Mg3N2 at 380-800 degrees C in sealed glass or Pyrex ampoules for 1-2 h produces MN in good yield. The metal nitrides were characteris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electron probe analysis,: FT-IR and microanalysis. Variations in reaction initiation temperatures, nitride composition and crystallinity were correlated with nitriding agent. (C) 1998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s of covalent carbon nitride solids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作者:Qiang Lv、Chuan-Bao Cao、Jia-Tao Zhang、Chao Li、He-Sun Zhu
    DOI:10.1016/s0009-2614(03)00450-0
    日期:2003.4
    Crystalline carbon nitrid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a novel solvothermal method in which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ere varied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rang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rystalline phas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ates of elements were analyzed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lectron energy-loss spectroscop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XRD)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powder structure. The maximum percentage of the single C-N bonding in the powder was 55%, which is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the XRD pattern indicates the powd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alpha-C3N4 and beta-C3N4. (C) 2003 Elsevier Science B.V. All rights reserved.
  • Electronic structural change due to cryst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γ- to β-phases of Li7VN4
    作者:K. Kushida、Y. Suzuki、K. Kuriyama
    DOI:10.1016/j.jallcom.2014.02.082
    日期:2014.6
  • SEON, FRANCOISE
    作者:SEON, FRANCOIS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