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315570-4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315570-47-8
化学式
C22H18O6
mdl
——
分子量
378.381
InChiKey
KJPUVHIOQJAHNX-INIZCTE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8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97.7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羟基-1,4-萘醌(E)-ethyl-2-oxo-4-phenylbut-3-enoate 在 (R)-3-(benzylamino)-4-[(pyrrolidin-2-ylmethyl)amino]cyclobut-3-ene-1,2-dithione trifluoroacet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1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脯氨酸衍生(硫代)方酰胺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 Diels-Alder 和共轭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
    报道了手性脯氨酸衍生的方方酰胺和硫方方酰胺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它们能够在不对称反应中进行双重活化。(硫代)方酰胺部分可以形成氢键以活化底物并立体控制反应,而吡咯烷单元可以形成烯胺以通过氨基催化活化羰基化合物。硫代角鲨酰胺与角鲨酰胺的性能比较,(anthracen-9-yl) 乙醛和反式的 Diels-Alder 反应对-β-硝基苯乙烯进行了检查,这已在文献中使用量子化学计算进行了研究。方方酰胺和硫方方酰胺都具有优异的产率(高达 99%)和对映体过量值(高达 98%)。此外,比较了它们在将指甲花酮与β,γ-不饱和α-酮酯共轭加成时的催化性能。
    DOI:
    10.1055/s-0040-17198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cyclopentyl Dithiosquarate as an Intermedi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Thiosquaramides
    作者:Michael Rombola、Viresh H. Rawal
    DOI:10.1021/acs.orglett.7b03549
    日期:2018.2.2
    for the synthesis of a variety of thiosquaramides from a common dithionated intermediate. Both diaryl thiosquaramides and bifunctional thiosquaramides are readily accessed from dicyclopentyl dithiosquarate via two addition–elimination reactions. The convenient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 stability of associated intermediates enable an operationally simple thiosquaramide preparation. Bifunctional
    据报道,从普通的二代化中间体合成各种方酸酰胺的方法是一条通用且大大改进的路线。二环戊基二方酸通过两个加成-消除反应很容易获得二芳基方酸和双官能方酸。相关中间体的便利的处理特性和相对稳定性使操作上可以简单地制备代方酰胺。还制备了用以前的方法无法获得的双官能芳基方酸酰胺,并证明了其催化性能,包括其作为布朗斯台德酸催化剂的能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檀色烯 黄檀素 铁力木苦素 达泊西汀标准品007 贝伐他汀 红厚壳内酯 头孢克肟侧链酸活性酯 外消旋6-甲氧羰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外消旋-6-甲基-4-苯基-2-色满醇 塞曲司特 四甲基罗丹明-5-马来酰亚胺 乙酮,1-[8-(4-羟基-3,5-二甲氧苯基)-6-甲基-8H-1,3-二噁唑并[4,5-g][1]苯并吡喃-7-基]- N,N-二乙基-4-(5-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4'-哌啶]-4-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L-苯丙氨酸,N-[(7-羟基-2-羰基-4-苯基-2H-1-苯并吡喃-8-基)甲基]- L-丝氨酸,N-[(7-羟基-2-羰基-4-苯基-2H-1-苯并吡喃-8-基)甲基]- Atto590NHS酯 8-羟基-4-苯基-2-3,4-二氢苯并吡喃酮 8-乙酰基-5,7-二羟基-4-苯基色烯-2-酮 8-(4-甲氧苯基)-6-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羟基-3-甲氧苯基)-7-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甲氧苯基)-6,7-二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4-二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6,7-二甲基-7,8-二氢吡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 7-羟基-8-碘-4-苯基-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8-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羟基-6-戊基-4-苯基色烯-2-酮 7-羟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4-羟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3-吡啶基)-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4-甲氧基苯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3-三氟甲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3-甲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3-(4-甲氧苯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氧基-8-甲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3-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7-烯丙氧基-8-碘-4-苯基-2H-1-苯并吡喃-2-酮 7-溴-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乙酰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乙氧基-6-羟基-4-苯基香豆素 7-乙氧基-4-苯基-2H-色烯-2-酮 7-[4-(1-乙基-1-羟基-丙基)-[1,2,3]三唑-1-基甲基]-4-(3-氟-苯基)-色烯-2-酮 7-(溴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8-二羟基-4-苯基香豆素 7,8-二羟基-3,4-二苯基-香豆素 7,8-二乙酰氧基-4-苯基香豆素 6-羧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6-羟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