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bis(3-bromopropoxy)naphthalene | 1262992-3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bis(3-bromopropoxy)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
1,5-bis(3-bromopropoxy)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262992-36-8
化学式
C16H18Br2O2
mdl
——
分子量
402.126
InChiKey
AQVGUFMCSGPAB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7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18.4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5-bis(3-bromopropoxy)naphthalene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6%的产率得到1,5-bis(3-azidopropoxy)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脲和双酰胺功能的二烷氧基萘(DAN)π体系之间的自组装和胶凝特性对比
    摘要:
    胶凝在一起:对双脲和双酰胺官能化的二烷氧基萘发色团(分别为DAN-U和DAN-A)的自组装和胶凝研究表明,溶液中分别具有对比的J型和H型聚集性质(请参见方案) )。发现DAN‐U是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超级胶凝剂”,而DAN‐A显示出具有优异机械稳定性的胶凝作用。
    DOI:
    10.1002/chem.201002208
  • 作为产物:
    描述:
    1,5-二羟基萘1,3-二溴丙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48%的产率得到1,5-bis(3-bromopropoxy)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脲和双酰胺功能的二烷氧基萘(DAN)π体系之间的自组装和胶凝特性对比
    摘要:
    胶凝在一起:对双脲和双酰胺官能化的二烷氧基萘发色团(分别为DAN-U和DAN-A)的自组装和胶凝研究表明,溶液中分别具有对比的J型和H型聚集性质(请参见方案) )。发现DAN‐U是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超级胶凝剂”,而DAN‐A显示出具有优异机械稳定性的胶凝作用。
    DOI:
    10.1002/chem.2010022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Bioactivities of New Membrane-Active Agents with Aromatic Linker: High Selectivity and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作者:Wenchao Chu、Yi Yang、Jianfeng Cai、Hongtao Kong、Mengmeng Bai、Xiangjing Fu、Shangshang Qin、En Zhang
    DOI:10.1021/acsinfecdis.9b00078
    日期:2019.9.13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and growing public health threat, and novel antibiotic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this report, a series of symmetrical membrane-active agents linked by an aromatic nucleu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Some showed hig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clinical 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solates including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在全球范围内的出现构成了重要且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新型抗生素。在本报告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由芳香核连接的对称膜活性剂。一些对临床耐药菌分离株表现出很高的抗菌活性,包括耐甲氧西林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碳青霉烯酶的产气肠杆菌和产生德里属-β-内酰胺酶-1的肠杆菌科细菌(NDM-1),以及药物敏感细菌,包括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化合物2n,对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最低抑菌浓度[MIC] 0。25μg/ mL)与哺乳动物的红血球(溶血浓度[HC50] 1211μg/ mL)相比,具有显着的特性,包括在复杂的哺乳动物液中的稳定性,快速杀死病原体,消除已建立的生物膜的能力以及对细菌耐药性的诱导很少。在小鼠MRSA感染模型中,化合物2n在杀灭细菌和抑制炎症方面显示出与万古霉素相似的功效平,证明了其治疗潜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