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我们描述了氨基噻唑铅(4-联苯-4-基噻唑-2-基)-(6-甲基吡啶-2-基)-胺(1),它表现出许多理想的特性,包括在肝微粒体中的优异稳定性,口服约 40% 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在小鼠大脑中的暴露量很高。尽管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但化合物1在过度表达致病朊病毒蛋白 PrP Sc 的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仅表现出适度的效力。因此,我们试图确定1 的类似物在 ScN2a-cl3 细胞中具有提高的抗朊病毒效力,同时保持相似或优越的特性。在此,我们报告了改进的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例如(6-甲基吡啶-2-基)-[4-(4-吡啶-3-基-苯基)噻唑-2-基]胺和环丙烷羧酸(4-联苯噻唑- 2-yl) 酰胺,其脑暴露/EC 50比率至少比化合物1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