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5-dimethylamino-1-naphthalenesulfonyl)-3-iodopropargylamide | 1126530-5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5-dimethylamino-1-naphthalenesulfonyl)-3-iodopropargylamide
英文别名
5-(dimethylamino)-N-(3-iodoprop-2-ynyl)naphthalene-1-sulfonamide
N-(5-dimethylamino-1-naphthalenesulfonyl)-3-iodopropargylamide化学式
CAS
1126530-52-6
化学式
C15H15IN2O2S
mdl
——
分子量
414.267
InChiKey
DLCRDTZDCZIFI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14.0±60.0 °C(predicted)
  • 密度:
    1.675±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8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49.4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propargyloxycarbonyl-L-alanine tert-butyl esterN-(5-dimethylamino-1-naphthalenesulfonyl)-3-iodopropargylamid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47%的产率得到N-{6-[N'-(5-dimethykamino-1-naphthalenesulfonyl)amido]hexa-2,4-diynyl-1-oxycarbonyl}-L-alanine tert-but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含二乙炔的肽结构单元和两亲物的合成,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自组装和拓扑化学聚合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功能性碘乙炔,并通过Pd / Cu促进的sp–sp碳交叉偶联反应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乙炔取代的氨基酸和肽。可以将不对称取代的二乙炔并入寡肽,而不会改变寡肽链的方向性。因此,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寡肽的两亲性二乙炔模型化合物,并与相关的聚合物取代的大分子单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它们的自组织以及紫外线诱导的拓扑化学可聚合性。溶液相红外光谱,胶凝实验,紫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有助于确认至少需要五个N-H····OC氢键结合位点,以便在有机溶剂中可靠地聚集成稳定的β-片层型二级结构。此外,事实证明,这些氢键位点的等距间距始终会导致β片具有平行的β链取向,并在有机溶液中鉴定了后者的特征IR光谱特征。有机凝胶的扫描力显微照片显示,具有六个氢键合位点的化合物产生了具有螺旋超结构的高长径比纳米原纤维,但与相关的大分子单体相比,并未形成均匀的超分子聚合物。β片状团聚体中紫外线诱导的拓扑化学聚合成功完成,
    DOI:
    10.1002/chem.200801668
  • 作为产物:
    描述:
    3-iodoprop-2-yn-1-amine hydrochloride丹酰氯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57%的产率得到N-(5-dimethylamino-1-naphthalenesulfonyl)-3-iodoproparg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二乙炔的肽结构单元和两亲物的合成,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自组装和拓扑化学聚合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功能性碘乙炔,并通过Pd / Cu促进的sp–sp碳交叉偶联反应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乙炔取代的氨基酸和肽。可以将不对称取代的二乙炔并入寡肽,而不会改变寡肽链的方向性。因此,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寡肽的两亲性二乙炔模型化合物,并与相关的聚合物取代的大分子单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它们的自组织以及紫外线诱导的拓扑化学可聚合性。溶液相红外光谱,胶凝实验,紫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有助于确认至少需要五个N-H····OC氢键结合位点,以便在有机溶剂中可靠地聚集成稳定的β-片层型二级结构。此外,事实证明,这些氢键位点的等距间距始终会导致β片具有平行的β链取向,并在有机溶液中鉴定了后者的特征IR光谱特征。有机凝胶的扫描力显微照片显示,具有六个氢键合位点的化合物产生了具有螺旋超结构的高长径比纳米原纤维,但与相关的大分子单体相比,并未形成均匀的超分子聚合物。β片状团聚体中紫外线诱导的拓扑化学聚合成功完成,
    DOI:
    10.1002/chem.2008016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