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Me6tren)]+ | 253595-3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Me6tren)]+
英文别名
[Cu(tris(2-(dimethylamino)ethyl)amine)]+;[Cu(tris(N,N-dimethylaminoethyl)amine)](1+);N',N'-bis[2-(dimethylamino)ethyl]-N,N-dimethylethane-1,2-diamine;copper(1+)
[Cu(Me<sub>6</sub>tren)]<sup>+</sup>化学式
CAS
253595-38-9
化学式
C12H30CuN4
mdl
——
分子量
293.943
InChiKey
KHPJLVMLJJFNR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u(Me6tren)]+氯乙腈乙腈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铜(II)配合物:通过电化学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eATRA)形成碳-碳键的新催化剂
    摘要:
    有机铜( II ) 配合物很少见,而有机铜( I ) 配合物在化学合成中很常见。在构建利用电化学生成有机铜 ( II ) 物种的策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形成具有 Cu II -C 键的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催化控制下对不同的官能化烯烃表现出非常有效的反应性。有机铜 ( II ) 络合物的作用是充当掩蔽自由基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为 ˙CH 2 CN),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 (ATRA) 与烯烃反应生成相应的 γ-卤代腈,产率很高对各种烯烃。有机铜(Ⅱ) 配合物可以连续电化学再生 ATRA ( e ATRA),其在室温下进行,在低铜负载量 (1-10 mol%) 下进行,并且有可能回收铜催化剂。
    DOI:
    10.1039/d2sc03418b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Cu(Me6tren)]+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铜(II)配合物:通过电化学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eATRA)形成碳-碳键的新催化剂
    摘要:
    有机铜( II ) 配合物很少见,而有机铜( I ) 配合物在化学合成中很常见。在构建利用电化学生成有机铜 ( II ) 物种的策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形成具有 Cu II -C 键的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催化控制下对不同的官能化烯烃表现出非常有效的反应性。有机铜 ( II ) 络合物的作用是充当掩蔽自由基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为 ˙CH 2 CN),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 (ATRA) 与烯烃反应生成相应的 γ-卤代腈,产率很高对各种烯烃。有机铜(Ⅱ) 配合物可以连续电化学再生 ATRA ( e ATRA),其在室温下进行,在低铜负载量 (1-10 mol%) 下进行,并且有可能回收铜催化剂。
    DOI:
    10.1039/d2sc03418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oxygen Reactivity of Copper(I) Complexes with Tetradentate Tripodal Ligands Having Aliphatic Nitrogen Donors: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Peroxo and Superoxo Complexes
    作者:Kazuya Komiyama、Hideki Furutachi、Shigenori Nagatomo、Akifumi Hashimoto、Hideki Hayashi、Shuhei Fujinami、Masatatsu Suzuki、Teizo Kitagawa
    DOI:10.1246/bcsj.77.59
    日期:2004.1
    Oxygenation of copper(I) with tetradentate tripodal ligands (L) comprised of a tris(aminoethyl)amine (tren) skeleton having sterically bulky substituent(s) on the terminal nitroge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where L = tris(N-benzylaminoethyl)amine (L H , B n ), tris(N-benzyl-N-methylaminoethyl)amine (L M e , B n ), or tris(N,N-dimethylaminoethyl)amine (L M e , M e ). All the copper(I) complexes reacted
    已经研究了 (I) 与四齿三足配体 (L) 的氧化反应,该配体由三(基乙基)胺(tren)骨架组成,在末端氮上具有空间庞大的取代基,其中 L = 三(N-苄基基乙基)胺(LH , B n )、三(N-苄基-N-甲基基乙基)胺(LM e , B n )或三(N,N-二甲基基乙基)胺(LM e , Me )。所有(I)配合物在低温下与双氧反应生成超氧(II)和/或反式-(μ-1,2-过氧)-二(II)配合物,这取决于末端氮的空间体积和反应条件。 (I) 配合物 [Cu(LH , B n )] + 在 -90 C 下在丙酮中的反应导致形成超氧配合物 [Cu(LH , B n )(O 2 )] +稳定物种和过氧复合物 [Cu(LH , B n )} 2 (O 2 )] 2 + 作为稳定物种。24 mM) 和更高的分子氧浓度 (P(O 2 ) = ∼1 atm),主要形成超氧物种,而在
  • Mapping the Pathway to Organocopper(II) Complexes Relevant to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作者:Miguel A. Gonzálvez、Jeffrey R. Harmer、Paul V. Bernhardt
    DOI:10.1021/acs.inorgchem.1c01309
    日期:2021.7.19
    nuclear double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timepoints reveal signals that are assigned to a C-bound cyanomethylate ligand, with distinct 14N and 1H hyperfine coupling constan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N-bound acetonitrile and bromido complexes. The experimental EPR data are suppor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to understand how the geometries of the species
    稀有的有机铜 (II) 配合物 [Cu(Me 6 tren)(CH 2 CN)] + (Me 6 tren = 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 已成为催化中潜在副产物的重要模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该复合物是在 BrCH 2 CN存在下通过控制电位电解 [Cu(Me 6 tren)(NCMe)] 2+ 产生的。时间分辨 UV-vis 和连续波和脉冲电子顺磁共振 (EPR) 光谱确定 [Cu(Me 6 tren)Br] +作为中间件。不同时间点样品的超精细亚级相关和电子核双共振光谱揭示了分配给 C 结合甲基化配体的信号,与相应的 N 结合乙腈化配合物相比,具有不同的14 N 和1 H 超精细耦合常数。实验 EPR 数据得到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支持,以了解所涉及物种的几何形状如何产生不同的光谱特征,并且已经出现了这种不寻常的有机铜 (II) 复合物如何形成的清晰画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乙腈)二氯镍(II) (R)-(-)-α-甲基组胺二氢溴化物 (N-(2-甲基丙-2-烯-1-基)乙烷-1,2-二胺) (4-(苄氧基)-2-(哌啶-1-基)吡啶咪丁-5-基)硼酸 (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鼠立死 鹿花菌素 鲸蜡醇硫酸酯DEA盐 鲸蜡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鲸蜡基胺氢氟酸盐 鲸蜡基二甲胺盐酸盐 高苯丙氨醇 高箱鲀毒素 高氯酸5-(二甲氨基)-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2-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氯-1-({(E)-[4-(二甲氨基)苯基]甲亚基}氨基)-6-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2-(丙烯酰基氧基)-N,N,N-三甲基乙铵 马诺地尔 马来酸氢十八烷酯 马来酸噻吗洛尔EP杂质C 马来酸噻吗洛尔 马来酸倍他司汀 顺式环己烷-1,3-二胺盐酸盐 顺式氯化锆二乙腈 顺式吡咯烷-3,4-二醇盐酸盐 顺式双(3-甲氧基丙腈)二氯铂(II) 顺式3,4-二氟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1-甲基环丙烷1,2-二腈 顺式-二氯-反式-二乙酸-氨-环己胺合铂 顺式-二抗坏血酸(外消旋-1,2-二氨基环己烷)铂(II)水合物 顺式-N,2-二甲基环己胺 顺式-4-甲氧基-环己胺盐酸盐 顺式-4-环己烯-1.2-二胺 顺式-4-氨基-2,2,2-三氟乙酸环己酯 顺式-3-氨基环丁烷甲腈盐酸盐 顺式-2-羟基甲基-1-甲基-1-环己胺 顺式-2-甲基环己胺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苯基氨基)环己醇 顺式-2-(氨基甲基)-1-苯基环丙烷羧酸盐酸盐 顺式-1,3-二氨基环戊烷 顺式-1,2-环戊烷二胺二盐酸盐 顺式-1,2-环戊烷二胺 顺式-1,2-环丁腈 顺式-1,2-双氨甲基环己烷 顺式--N,N'-二甲基-1,2-环己二胺 顺式-(R,S)-1,2-二氨基环己烷铂硫酸盐 顺式-(2-氨基-环戊基)-甲醇 顺-2-戊烯腈 顺-1,3-环己烷二胺 顺-1,3-双(氨甲基)环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