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1,1'-binaphthalen]-2-yl)acetate | 1329490-1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1,1'-binaphthalen]-2-yl)acet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2-([1,1'-binaphthalen]-2-yl)acetate化学式
CAS
1329490-10-9
化学式
C23H18O2
mdl
——
分子量
326.395
InChiKey
LTKFTFYHASBFC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80.4±24.0 °C(Predicted)
  • 密度:
    1.18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38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1,1'-binaphthalen]-2-yl)acetate 在 polyphosphoric acid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37%的产率得到苯并[ghi]苝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联萘平台的苯并环庚酮
    摘要:
    描述了从独特的联萘分子平台开始制备苯并环庚酮。联萘乙酸证明是稠合环庚酮结构的合适前体。嵌入联萘单元的七元环是通过使用伊顿试剂选择性生成的。也可以在不同的酸性条件下获得前体中第二反应位点的亲电环化过程产生的异构螺旋结构。多个量子核磁共振序列提供了异构几何结构之间的明确区分。进行了 DFT 计算并给出了底物对分子内亲电取代的不同行为的证据。理论方法证实了实验结果,与 X 射线数据完全一致。
    DOI:
    10.1002/ejoc.201201370
  • 作为产物:
    描述:
    2-(1-溴萘-2-基)乙腈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硫酸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methyl 2-([1,1'-binaphthalen]-2-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联萘平台的苯并环庚酮
    摘要:
    描述了从独特的联萘分子平台开始制备苯并环庚酮。联萘乙酸证明是稠合环庚酮结构的合适前体。嵌入联萘单元的七元环是通过使用伊顿试剂选择性生成的。也可以在不同的酸性条件下获得前体中第二反应位点的亲电环化过程产生的异构螺旋结构。多个量子核磁共振序列提供了异构几何结构之间的明确区分。进行了 DFT 计算并给出了底物对分子内亲电取代的不同行为的证据。理论方法证实了实验结果,与 X 射线数据完全一致。
    DOI:
    10.1002/ejoc.2012013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ramolecular Aromatic Carbenoid Insertion of Biaryldiazoacetates for the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Fluorenes
    作者:Jinho Kim、Youhwa Ohk、Sae Hume Park、Yousung Jung、Sukbok Chang
    DOI:10.1002/asia.201100142
    日期:2011.8.1
    or copper‐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aromatic carbenoid insertion of biaryldiazoacetates offers a convenient route to fluorene carboxylates with high yields. Whereas, thermal conditions provided a mixture of two regioisomeric products when substituted biaryldiazoacetates were employed as substrates. The developed catalytic conditions displayed an excellent level of regioselectivity, presumably owing to
    催化的双芳基重氮乙酸酯的分子内芳族类胡萝卜素插入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以高收率获得羧酸酯。然而,当使用取代的重芳基重氮乙酸酯作为底物时,热条件提供了两种区域异构产物的混合物。可能由于空间效应,发达的催化条件显示出极好的区域选择性。假定插入机理是亲电子芳族取代,这得到了初步的机理研究的支持。有效地合成了取代的生物,并将其用作胺的碱敏感保护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