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并比较了 4,10-双[(3-羟基-4-吡喃-2-基)甲基]-1,7-二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L1)和 4,10-双[(2-羟基-5-硝基苯基)甲基]-1,7-二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L2)在水溶液和固态中与 Cu(II) 和 Co(II) 过渡金属离子的结合特性。每个体系都由带有两个不同侧臂的环烯支架组成;研究了两种过渡金属离子在配位中涉及侧臂的作用。每个金属离子与两种配体的配位方式相似,但侧臂排列不同。Me2Cyclen 碱始终参与过渡金属阳离子与四个胺功能的配位;两个侧臂都与 Co(II) 结合,而只有一个侧臂与 Cu(II) 结合。因此,Co(II) 只与这两种配体形成单核物种;主要的 [Co(H-2L)] 物种显示两个侧臂位于大环平面的相同部分。在 L1 的情况下,这使得由两个麦芽酚官能团的四个会聚氧原子形成的富电子区域能够容纳一个硬金属离子(如钠)。另一方面,L1 利用剩余的未结合麦芽酚官能团形成了一个双核铜(II)物种,从而在固态中形成了一个铜(II)四核物种。这种行为归因于两种金属不同的配位要求,从而为选择合适的金属在多胺大环支架上预组织侧臂提供了信息。电位测定法和紫外可见光溶液研究以及金属络合物的四种晶体结构都支持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