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benzyl-1,3-diazepan-2-one | 1225561-8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benzyl-1,3-diazepan-2-one
英文别名
——
1,3-dibenzyl-1,3-diazepan-2-one化学式
CAS
1225561-89-6
化学式
C19H22N2O
mdl
——
分子量
294.396
InChiKey
YCRAVOZFJAOBD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23.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氧化碳N1,N4-二(苯基甲基)-1,4-丁烷二胺N,N,N',N'-tetramethyl-N-phenylguanidine叠氮磷酸二苯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3%的产率得到1,3-dibenzyl-1,3-diazep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2-恶唑烷酮,2-恶嗪酮和环状尿素合成中作为羰基化剂的二氧化碳:范围和局限性
    摘要:
    在2-恶唑烷酮,2-恶嗪酮和环状脲的合成中,二氧化碳可用作方便的羰基化剂。通过在碱性介质中处理伯胺或仲胺基团而生成的瞬态氨基甲酸酯阴离子可以用磷酸化剂(如二苯基磷酰叠氮化物(DPPA)和二苯基氯代磷酸酯(DPPC1))活化,也可以用其他类型的亲电试剂(如SOCl 2,TsCl或氯化铝。羟基将活化的氨基甲酸酯分子内捕获导致形成2-恶唑烷酮或2-恶嗪酮,产率高至优异。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从相应的二胺合成高达7元环的环状脲。
    DOI:
    10.1021/jo100268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rbon Dioxide as a Carbonylating Agent in the Synthesis of 2-Oxazolidinones, 2-Oxazinones, and Cyclic Ureas: Scope and Limitations
    作者:Jairo Paz、Carlos Pérez-Balado、Beatriz Iglesias、Luis Muñoz
    DOI:10.1021/jo100268n
    日期:2010.5.7
    Carbon dioxide can be used as a convenient carbonylating agent in the synthesis of 2-oxazolidinones, 2-oxazinones, and cyclic ureas. The transient carbamate anion generated by treating a primary or secondary amine group in basic media can be activated with phosphorylating agents such as Diphenylphosphoryl azide (DPPA) and Diphenyl chlorophosphate (DPPCl) but also with other types of electrophiles such
    在2-恶唑烷酮,2-恶嗪酮和环状脲的合成中,二氧化碳可用作方便的羰基化剂。通过在碱性介质中处理伯胺或仲胺基团而生成的瞬态氨基甲酸酯阴离子可以用磷酸化剂(如二苯基磷酰叠氮化物(DPPA)和二苯基氯代磷酸酯(DPPC1))活化,也可以用其他类型的亲电试剂(如SOCl 2,TsCl或氯化铝。羟基将活化的氨基甲酸酯分子内捕获导致形成2-恶唑烷酮或2-恶嗪酮,产率高至优异。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从相应的二胺合成高达7元环的环状脲。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4-苄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己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高哌嗪-1,4-双(2-乙磺酸) 高哌嗪 苏沃雷生中间体3 胍1,5-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烷 环丁基(1,4-二氮杂环庚-1-基)甲酮 叔-丁基6,6-二氟-1,4-重氮基庚环-1-甲酸基酯 十氢吡嗪并[1,2-d][1,4]二氮杂卓 六氢-1-(4-哌啶基)-5H-1,4-二氮杂卓-5-酮 六氢-1,4-二[2-(4-吡啶基)乙基]-1H-1,4-二氮杂卓 六氢-1,4-二[2-(2-吡啶基)乙基]-1H-1,4-二氮杂卓 六氢-1,2,2,7,7-五甲基-1H-1,4-二氮杂卓 二氢-吡啶并[1,2-A][1,4]二噁杂英 二乙基3,3'-(1,4-二氮杂环庚-1,4-二基)二丙酸酯 二-叔-丁基6-氧亚基-1,4-重氮基庚环-1,4-二甲酸基酯 [1,4]二氮杂环庚烷-6-胺 [1,4]二氮杂烷-1-羧酸叔丁酯盐酸盐 N-甲基高哌嗪盐酸盐 N-甲基高哌嗪 N-乙氧羰基高哌嗪 N-丁基高哌嗪 N-丁基-7,8,9,10-四氢-6H-环庚三烯并[b]喹啉-11-胺盐酸(1:1) N-[3-(3,4,5,7,8,9,10,10a-八氢吡啶并[1,2-a][1,4]二氮杂卓-2(3H)-基)丙基]-胍 N-[2-(1,4-二氮杂环庚烷-1-基)乙基]-N,N-二乙胺 N,N’-二(3-羟基丙基)高哌嗪 N,N-二亚硝基高哌嗪 N,N'-亚丁基脲 N,N'-二甲基四亚甲基硫脲 N(1),N(4)-二-(gamma-氯-beta-羟基丙基)六氢-1,4-二氮杂卓 9-甲基-3,9-二氮杂双环[4.2.1]壬烷-4-酮 9-甲基-3,9-二氮杂双环[4.2.1]壬烷 8-(4-吡啶基)-1,5-二氮杂双环[3.2.1]辛烷 8,9-二氮杂五环[5.4.0.02,6.03,11.04,10]十一烷 7-甲基-1,4-二氮杂烷-1-羧酸叔丁酯 6-羟基甲基-[1,4]二氮杂烷-1-羧酸叔丁酯 6-羟基-1,4-二氮杂烷-1-羧酸叔丁酯 6-甲基-3,6-二氮杂双环[3.2.0]庚烷 6-甲基-1,7-二氮杂双环[4.1.0]庚烷 6-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 6-环丁基-3,6-二氮杂双环[3.2.1]-2-辛酮 6-氟-1,4-二氮杂环庚烷 6-Boc-3,6-二氮杂双环[3.2.0]庚烷 6,6-二氟-1,4-二氮杂环庚烷 5-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1-甲酰基叔丁酯 5-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 5-乙基-1,3-二氮杂环庚-2,4,7-三酮 4-苄基-1-{[6-(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基}-1,4-二氮杂环庚-5-酮 4-甲基-N-(1-苯基乙基)-1,4-二氮杂环庚-1-胺 4-甲基-1-高哌嗪二硫代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