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6-(2-cyanoethyl)-5-oxo-8,9-dihydro-7H-benzo[7]annulene-6-carboxylate | 940004-8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6-(2-cyanoethyl)-5-oxo-8,9-dihydro-7H-benzo[7]annulene-6-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6-(2-cyanoethyl)-5-oxo-8,9-dihydro-7H-benzo[7]annulene-6-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940004-80-8
化学式
C16H17NO3
mdl
——
分子量
271.316
InChiKey
NZMAIHVIRXTZG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67.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6-(2-cyanoethyl)-5-oxo-8,9-dihydro-7H-benzo[7]annulene-6-carboxylate三氟甲磺酸酐magnesium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1b-methyl-2-trifluoromethanesulfonylimino-2,3,4,4a,5,6,7,11b-octahydro-1-oxa-dibenzo[a,c]cycloheptene-4a-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三氟甲磺酸酯促进双环δ-羟基腈分子内环化的研究
    摘要:
    已经进行了研究以研究几种双环δ-羟基腈与三氟甲磺酸酐在二氯甲烷中的反应性。衍生自1-茚满酮和1-四氢萘酮的类似物的反应导致环烯酮成环。这些产物产生于最初的消除反应,该反应生成烯烃,然后将碳-碳双键添加到活化的氰基上。从1-苯并亚砜获得的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出乎意料地遵循不同的路径,从而得到环状亚氨酸酯作为主要产物。在这种情况下,活化的氰基直接被起始δ-羟基腈的羟基攻击。理论计算为观察到的反应性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其质子化形式形成三氟甲磺酸盐,当环的大小由于构象效应而增加时,其随后的电离成碳正离子,以及所得的烯烃向烯酮的环化变得不那么有利。对于竞争性的对亚氨酸酯的Pinner型环化,观察到相反的趋势。还提出了在酸催化条件下由环状酰亚胺形成内酰胺的另一种机理。
    DOI:
    10.1021/jo062669f
  • 作为产物:
    描述:
    1-苯并环庚酮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methyl 6-(2-cyanoethyl)-5-oxo-8,9-dihydro-7H-benzo[7]annulene-6-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氟甲磺酸酯促进双环δ-羟基腈分子内环化的研究
    摘要:
    已经进行了研究以研究几种双环δ-羟基腈与三氟甲磺酸酐在二氯甲烷中的反应性。衍生自1-茚满酮和1-四氢萘酮的类似物的反应导致环烯酮成环。这些产物产生于最初的消除反应,该反应生成烯烃,然后将碳-碳双键添加到活化的氰基上。从1-苯并亚砜获得的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出乎意料地遵循不同的路径,从而得到环状亚氨酸酯作为主要产物。在这种情况下,活化的氰基直接被起始δ-羟基腈的羟基攻击。理论计算为观察到的反应性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其质子化形式形成三氟甲磺酸盐,当环的大小由于构象效应而增加时,其随后的电离成碳正离子,以及所得的烯烃向烯酮的环化变得不那么有利。对于竞争性的对亚氨酸酯的Pinner型环化,观察到相反的趋势。还提出了在酸催化条件下由环状酰亚胺形成内酰胺的另一种机理。
    DOI:
    10.1021/jo062669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