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bis(5,6-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ruthenium dichloride
bis(5,6-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ruthenium dichloride | 860407-14-3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菲咯啉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5,6-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ruthenium dichloride
英文别名
[Ru(5,6-dmp)2Cl2];[Ru(5,6-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2Cl2];dichlororuthenium;5,6-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
CAS
860407-14-3
化学式
C
28
H
24
Cl
2
N
4
Ru
mdl
——
分子量
588.501
InChiKey
OFAJBQUFUIFMEM-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18
重原子数:
35
可旋转键数:
0
环数:
6.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拓扑面积:
51.6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吡啶
、
bis(5,6-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ruthenium dichloride
在 NaClO
4
、 tetra-n-butylammon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
水
为溶剂, 生成 cis-[Ru(5,6-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2(pyridine)2]Cl2
参考文献:
名称:
5,6-二甲基-1,10-菲咯啉的混合配体钌(II)配合物:配体疏水性对配合物DNA结合的作用
摘要:
摘要以5,6-二甲基-1,10-菲咯啉(5,6-dmp)为主要配体和1,10-菲咯啉(phen),2,2'-联吡啶的一系列混合配体Ru(II)配合物( bpy),吡啶(py)和NH3的共配体已经制备并通过X射线晶体学,元素分析,1H NMR和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复杂的[Ru(phen)2(bpy)] Cl2的X射线晶体结构揭示了RuN6配位球的扭曲的八面体配位几何形状。从吸收光谱滴定获得的DNA结合常数按以下顺序递减:tris(5,6-dmp)Ru(II)> bis(5,6-dmp)Ru(II)> mono(5,6-dmp)Ru (II),这与复合物与DNA结合时表观发射增强的趋势一致。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复合物的DNA结合亲和力取决于5,6-dmp配体的数量,因此取决于DNA表面5,6-二甲基基团的疏水相互作用,这对于确定DNA结合亲和力和DNA亲和力至关重要。激基复合物的溶剂可及性。在双(5
DOI:
10.1016/j.ica.2006.07.053
作为产物:
描述:
5,6-二甲基-1,10-菲咯啉
、
水合三氯化钌
在 LiCl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bis(5,6-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ruthenium di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对映优先 DNA 结合:[{(5,6-dmp)2Ru}2(μ-bpm)]4+诱导 DNA 上的 B-to-Z 构象变化
摘要:
双核钌(II)络合物[{(5,6-dmp) 2 Ru} 2 (μ-bpm)] 4 + (5,6-dmp = 5,6-二甲基-l,10-菲咯啉;bpm = 2 ,2'-联嘧啶) 合成,台面 (AA) 和外消旋 (AA, AA) 非对映异构体使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并使用 CHN 分析以及紫外-可见光和 1 H NMR 光谱进行表征。rac 形式与小牛胸腺 DNA (CT DNA) 和某些选定的十二核苷酸相互作用,如聚 d(GC) 1 2 和聚 d(AT) 1 2 和六核苷酸 d(GTCGAC) 2 。吸收、发射和圆二向色光谱技术、DNA 熔解研究和粘度测定法用于监测相互作用。由于结合在 DNA 纳米模板上的双核复合物与溶液中游离的复合物之间的激子耦合,在 UV 区域观察到诱导的双相 CD 信号。相比之下,单核类似物 rac-[Ru(5,6-dmp)2(bipy)]2+ 在相同条件下与 DNA
DOI:
10.1246/bcsj.78.8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EP2311916
申请人:
——
公开号:
——
公开(公告)日:
——
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ruthenium (bis(1,10-phenanthroline)(4-methyl-4'-vinyl2,2'-bipyridine) complexes through direct attack on the ligand ring system
作者:
Thomas F. Guarr、Fred C. Anson
DOI:
10.1021/j100299a022
日期:
1987.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铁(2+)六氟磷酸盐-1,10-菲咯啉(1:2:3)
钼,四羰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kN1,kN10)-,(OC-6-22)-
钌(2+)高氯酸酯-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1:2:3)
邻菲罗啉
苯甲酸,4,4'-[2,8-二(1,1-二甲基乙基)-4,10-二氢芘[4,5-D:9,10-D']二咪唑-5,11-二酰基]双-
胶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1
石杉碱乙
氯化-1,10-菲咯啉水合物
氯(甘氨酰酸基)(1,10-菲咯啉)铜(II)
新铜试剂
新亚铜灵盐酸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
吡嗪并[2,3-f][1,10]菲罗啉-2,3-二甲腈
吡喃联氮基[1,2,3,4-lmn][1,10]菲并啉二正离子(8CI,9CI)
双(2-苯并[h]喹啉-C2,N')(乙酰丙酮)合铱(III)
双(2,2-二吡啶)-(5-氨基邻二氮杂菲)双(六氟磷酸)钌
双(1,10-菲罗啉)钯(II)双(六氟磷酸盐)
二苯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4,7-二磺酸酯
二氯(1,10-菲咯啉)铜(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铂(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钯(II)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二(菲咯啉)(二吡啶并吩嗪)钌(II)
二(氰基)二(1,10-菲咯啉)-铁
二(1,10-菲咯啉)铜
三(1,10-菲咯啉)双(六氟磷酸盐)钴(II)
三(1,10-菲咯啉)三(六氟磷酸盐)钴(III)
三菲咯啉钴(III)
三氟甲基(1,10-菲咯啉)铜(I)[Trifluoromethylator®]
三-(1,10-菲咯啉)钌
三(苯甲酰丙酮酸根)单(邻二氮杂菲)铕(III)
三(二苯甲酰甲烷)单(5-氨基-1,10-菲罗啉)铕(III)
三(1,10-菲咯啉)硫酸铁
丁夫罗林
N-乙基-7,10-二氢-8-硝基-7-氧代-N-乙基-1,10-菲罗啉-3-甲酰胺
N-[4-(苯并[b][1,7]菲并啉-7-基氨基)-3-(甲基氨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1:1)
B-1,10-菲罗啉-5-基硼酸
B-1,10-菲罗啉-2-基-硼酸
9-甲酰基-1,10-菲咯啉-2-羧酸
9-溴-1-甲基-1,10-菲咯啉-2-酮
9-氯-1-甲基-1,10-菲咯啉-2-酮
8,15-二去氢-17-甲基-石松定-1(18H)-酮
6-(2-碘苯基)亚氨基-1,10-菲咯啉-5-酮
6,7-二氢-5,8-二甲基二苯并(b,j)(1,10)菲咯啉
6,6'-二氰基-7,7'-二乙氧基-3,3'-(乙烷-1,2-二基)-5,5'-二苯基-2,2'-联-1,8-二氮杂萘
5-醛基-1,10-菲咯啉
5-羧基-1,10-菲罗啉
5-羟基-1,10-菲咯啉
5-硝基邻二氮杂菲-2,9-二羧酸一水合物
5-硝基-6氨基-1,10-邻菲罗啉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4-Ethyl-tropolon
下一个:benzyl N-[(1S)-1-[2-[(2E)-2-(1-indan-5-ylethylidene)hydrazino]thiazol-4-yl]-2-phenyl-ethyl]carba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