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phen)Cl2 | 48165-4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phen)Cl2
英文别名
Co(1,10-phenanthroline)Cl2;Dichloro(1,10-phenanthroline-|EN1,|EN10)cobalt;dichlorocobalt;1,10-phenanthroline
Co(phen)Cl<sub>2</sub>化学式
CAS
48165-46-4
化学式
C12H8Cl2CoN2
mdl
——
分子量
310.108
InChiKey
RVJVIJWVARVDEJ-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phen)Cl2 、 4-hydroxy-3,5-bis(phenylselanyl)benzaldehyde 在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57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钴(II)酚盐硒醚配合物的合成以模拟氢气生产的氢化酶样活性
    摘要:
    硒衍生的电催化剂已被很好地探索用于电催化析氢反应以模拟氢化酶样活性;然而,这些合成模拟物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在本研究中,我们报道了使用 1,10-菲咯啉和 6-硝基-1,10-菲咯啉-Co( II )-二氯化物合成和表征一系列 1,10-菲咯啉-钴 ( II ) 酚盐硒醚络合物和取代的双硒酚配体。已通过 CHN 分析、质谱、单晶 XRD 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合成的钴 ( II ) 酚盐硒醚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这些配合物显示出在 0.45–0.56 V 的过电位下从乙酸电催化质子还原与Fc + /Fc 相比,优于先前报道的含硒和含硫电催化剂。此外,来自控制电势电解的气体分析证实,钴 ( II ) 硒醚作为电催化剂产生 H 2,法拉第效率为 43–83%,转换数为 3.24–58.60 mol cat -1. 使用氘化乙酸探测析氢反应 (HER),证明了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KIE),并且与金
    DOI:
    10.1039/d2dt02820d
  • 作为产物:
    描述:
    dichlorobis(1,10-phenanthroline)cobalt(II)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1,10-菲罗啉Co(phen)Cl2
    参考文献:
    名称:
    Kryatova, O. P.; Mashkin, O. A.; Kalibabchuk, V. A., Russi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1995, vol. 40, p. 1895 - 1898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4-溴苯甲酸dimethyl(phenyl)aluminumCo(phen)Cl2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78%的产率得到4-苯基苯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钴催化芳基和烷基铝衍生物与(杂)芳基和烷基溴化物的交叉偶联反应
    摘要:
    简单的钴配合物,如 Co( phen )Cl 2,被证明是一种高效且廉价的预催化剂,可用于许多交叉偶联反应,包括芳香族和脂肪族有机铝试剂与芳基、杂芳基和烷基溴化物。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新的 C(sp 2 )–C(sp 2 ) 和 C(sp 2 )–C(sp 3 ) 键以良好到极好的产率和高化学选择性形成。
    DOI:
    10.1039/d1cc0400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双核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公开号:CN11078783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核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双核配合物包括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或式Ⅱ所示的结构,其中,M为原子或原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双核配合物氧化催化剂,该氧化催化剂不含有贵属,在避免贵属的使用同时,使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氧化催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Cobalt-Catalyzed Cyclization/Hydroboration of 1,6-Diynes with Pinacolborane
    作者:Qiang Huang、Meng-Yang Hu、Shou-Fei Zhu
    DOI:10.1021/acs.orglett.9b02873
    日期:2019.10.4
    Herein, we report a protocol for cyclization/hydroboration of 1,6-diynes with pinacolborane using a cobalt catalyst generated in situ from a Co(II)-phenanthroline complex, tetrabutylammonium fluoride, and pinacolborane. This protocol, which features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and excellent stereoselectivity, enables the synthesis of useful cyclic 1,3-dienylboron compounds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种使用频哪醇硼烷使用从Co(II)-咯啉配合物,化四丁基和频萘酚硼烷原位生成的催化剂进行1,6-二炔与环己硼烷的环化/加氢化的方案。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出色的立体选择性,可从易于获得的原料合成有用的环状1,3-二烯基化合物。如对照实验所示,所提出的机理涉及低价促进的环属化和随后的氢化。我们的发现表明,将氢化与CC键形成相结合是合成结构多样的有机硼烷的有效方法。
  •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Ligand Electronics on Stabilizing Electrocatalytically Relevant Low-Valent Co(I) Intermediates
    作者:David P. Hickey、Christopher Sandford、Zayn Rhodes、Tobias Gensch、Lydia R. Fries、Matthew S. Sigman、Shelley D. Minteer
    DOI:10.1021/jacs.8b12634
    日期:2019.1.23
    ranging from hydrogen evolution to C-H functionalization. However, the use of such complexes often requires polydentate, bulky ligands to stabilize the catalytically active Co(I) oxidation state from deleterious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s to enable the desired reactivity. Herein, we describe the use of bidentate electronically asymmetric ligands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stabilizing transient Co(I)
    配合物作为电催化剂在从析氢到 CH 功能化的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此类配合物的使用通常需要多齿、庞大的配体来稳定具有催化活性的 Co(I) 氧化态,以免发生有害的歧化反应,从而实现所需的反应性。在此,我们描述了使用双齿电子不对称配体作为稳定瞬态 Co(I) 物种的替代方法。使用电化学生成的 Co(I) 配合物的歧化率作为稳定性模型,我们测量了用一系列 N,N-二齿配体制备的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虽然 Co(I)Cl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实验测量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与外球电子转移过程一致,发现评估的一组连接的 Co(I)Br 配合物优先被电子不对称配体稳定,证明了另一种歧化机制。这些结果使人们对有机属配合物歧化所涉及的基本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允许鉴定出有望开发新型电催化反应的配合物。
  • Light-Driven Water Oxidation with Ligand-Engineered Prussian Blue Analogues
    作者:Aliyu A. Ahmad、T. Gamze Ulusoy Ghobadi、Muhammed Buyuktemiz、Ekmel Ozbay、Yavuz Dede、Ferdi Karadas
    DOI:10.1021/acs.inorgchem.1c03531
    日期:2022.3.7
    that the water oxidation activities of catalytic cobalt sites in a Prussian blue (PB) structure could be tuned systematically by decorating its coordination sphere with a combination of cyanide and bidentate pyridyl groups. K0.1[Co(bpy)]2.9[Fe(CN)6]2 ([Cobpy–Fe]), K0.2[Co(phen)]2.8[Fe(CN)6]2 ([Cophen–Fe]), [Co(bpy)2]3[Fe(CN)6]2}[Fe(CN)6]1/3 ([Cobpy2–Fe]), and [Co(phen)2]3[Fe(CN)6]2}[Fe(CN)6]1/3 Cl0
    阐明催化位点的理想配位环境一直是催化应用的核心。在这里,我们展示了普鲁士蓝 (PB) 结构中催化位点的氧化活性可以通过用化物和双齿吡啶基的组合装饰其配位球来系统地调节。K 0.1 [Co(bpy)] 2.9 [Fe(CN) 6 ] 2 ( [Cobpy–Fe] ), K 0.2 [Co(phen)] 2.8 [Fe(CN) 6 ] 2 ( [Cophen–Fe] ), [Co(bpy) 2 ] 3 [Fe(CN) 6 ] 2 }[Fe(CN)6 ] 1/3 ( [Cobpy2–Fe] ) 和 [Co(phen) 2 ] 3 [Fe(CN) 6 ] 2 }[Fe(CN) 6 ] 1/3 Cl 0.11 ( [Cophen2–Fe] ) 通过在 Co-Fe 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常见合成方案中引入双齿吡啶基(phen:1,10-咯啉,bpy:2,2'-联吡啶)来制备。表征研究表明[Cob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铁(2+)六氟磷酸盐-1,10-菲咯啉(1:2:3) 钼,四羰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kN1,kN10)-,(OC-6-22)- 钌(2+)高氯酸酯-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1:2:3) 邻菲罗啉 苯甲酸,4,4'-[2,8-二(1,1-二甲基乙基)-4,10-二氢芘[4,5-D:9,10-D']二咪唑-5,11-二酰基]双- 胶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1 石杉碱乙 氯化-1,10-菲咯啉水合物 氯(甘氨酰酸基)(1,10-菲咯啉)铜(II) 新铜试剂 新亚铜灵盐酸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 吡嗪并[2,3-f][1,10]菲罗啉-2,3-二甲腈 吡喃联氮基[1,2,3,4-lmn][1,10]菲并啉二正离子(8CI,9CI) 双(2-苯并[h]喹啉-C2,N')(乙酰丙酮)合铱(III) 双(2,2-二吡啶)-(5-氨基邻二氮杂菲)双(六氟磷酸)钌 双(1,10-菲罗啉)钯(II)双(六氟磷酸盐) 二苯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4,7-二磺酸酯 二氯(1,10-菲咯啉)铜(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铂(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钯(II)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二(菲咯啉)(二吡啶并吩嗪)钌(II) 二(氰基)二(1,10-菲咯啉)-铁 二(1,10-菲咯啉)铜 三(1,10-菲咯啉)双(六氟磷酸盐)钴(II) 三(1,10-菲咯啉)三(六氟磷酸盐)钴(III) 三菲咯啉钴(III) 三氟甲基(1,10-菲咯啉)铜(I)[Trifluoromethylator®] 三-(1,10-菲咯啉)钌 三(苯甲酰丙酮酸根)单(邻二氮杂菲)铕(III) 三(二苯甲酰甲烷)单(5-氨基-1,10-菲罗啉)铕(III) 三(1,10-菲咯啉)硫酸铁 丁夫罗林 N-乙基-7,10-二氢-8-硝基-7-氧代-N-乙基-1,10-菲罗啉-3-甲酰胺 N-[4-(苯并[b][1,7]菲并啉-7-基氨基)-3-(甲基氨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1:1) B-1,10-菲罗啉-5-基硼酸 B-1,10-菲罗啉-2-基-硼酸 9-甲酰基-1,10-菲咯啉-2-羧酸 9-溴-1-甲基-1,10-菲咯啉-2-酮 9-氯-1-甲基-1,10-菲咯啉-2-酮 8,15-二去氢-17-甲基-石松定-1(18H)-酮 6-(2-碘苯基)亚氨基-1,10-菲咯啉-5-酮 6,7-二氢-5,8-二甲基二苯并(b,j)(1,10)菲咯啉 6,6'-二氰基-7,7'-二乙氧基-3,3'-(乙烷-1,2-二基)-5,5'-二苯基-2,2'-联-1,8-二氮杂萘 5-醛基-1,10-菲咯啉 5-羧基-1,10-菲罗啉 5-羟基-1,10-菲咯啉 5-硝基邻二氮杂菲-2,9-二羧酸一水合物 5-硝基-6氨基-1,10-邻菲罗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