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n(S2COEt)3] | 21630-8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n(S2COEt)3]
英文别名
Indium ethyl xanthate;O-ethyl bis(ethoxycarbothioylsulfanyl)indiganylsulfanylmethanethioate
[In(S<sub>2</sub>COEt)<sub>3</sub>]化学式
CAS
21630-86-4
化学式
C9H15InO3S6
mdl
——
分子量
478.432
InChiKey
IQYICWIZYYZVFP-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12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9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In(S2COEt)3] 生成 indium(III) 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选择黄原酸铟(III)前驱体和热解温度来控制硫化铟纳米材料的重要相控
    摘要:
    合成了四种In(III)黄药酸酯配合物[In(S 2 COR)3 ],其中R = Me,Et,i Pr和s Bu,表征并随后通过无溶剂热解路线用作单源分子前体。获得硫化铟材料。通过选择前驱物和反应温度,得到四方In 2 S 3的结晶粉末,得到立方In 2 S 3和立方In 2.77 S 4。通过检查实验粉末X射线衍射图样与相对于单X射线晶体衍射的模拟图样进行相鉴定和纯度。
    DOI:
    10.1002/ejic.201900007
  • 作为产物:
    描述:
    indium(III) chloride 、 potassium ethyl xanthogenate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In(S2COEt)3]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选择黄原酸铟(III)前驱体和热解温度来控制硫化铟纳米材料的重要相控
    摘要:
    合成了四种In(III)黄药酸酯配合物[In(S 2 COR)3 ],其中R = Me,Et,i Pr和s Bu,表征并随后通过无溶剂热解路线用作单源分子前体。获得硫化铟材料。通过选择前驱物和反应温度,得到四方In 2 S 3的结晶粉末,得到立方In 2 S 3和立方In 2.77 S 4。通过检查实验粉末X射线衍射图样与相对于单X射线晶体衍射的模拟图样进行相鉴定和纯度。
    DOI:
    10.1002/ejic.2019000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dium chelate complexes. II.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utral indium chelates with dithio ligands
    作者:Sonja Abram、Ulrich Abram
    DOI:10.1016/s0020-1693(00)86303-3
    日期:1988.11
    Formation de complexes de l'indium(III) avec des thiocarbamates, des xanthates, des thiophosphates alkyles. Ces complexes ont ete isoles a l'etat cristallin. Donnees spectrometriques et analyse elementaire
    氨基甲酸,黄原酸硫代磷酸烷基形成的(III)配合物。Ces复合物既可以分离出结晶,也可以分离出结晶。Donnees分光光度法和分析元素
  • Th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O-ethylxanthato and N,N′-dimethyldithiocarbamato complexes of indium(III), tin(IV), lead(II), bismuth(III) and tellurium(IV)
    作者:Allan T. Casey、Angelica M. Vecchio
    DOI:10.1016/s0020-1693(00)96023-7
    日期:1987.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