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金酸亦称“氯化金”、“四水合氯化金”,化学式为HAuCl₄·4H₂O,分子量411.85。它是一种黄色针状晶体,具有毒性,并且具备腐蚀性。氯金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醚,微溶于三氯甲烷。从乙醇溶液中可结晶出无水氯金酸。受热分解后会生成黑色斑点,在120℃时分解为三氯化金。
在碱性溶液中与KI反应可沉淀出褐色的金;在酸性溶液中遇二氯化锡则生成“桂皮紫色”。通过甲基橙处理,其水溶液呈紫色;滴入1~3滴盐酸后变为绿色,再遇金盐溶液则变成淡紫色。加入冷的氢氧化钾溶液会产生氢氧化金沉淀,通入二氧化硫可被还原成金粉。
制备方法为:将纯金溶于王水中(或氯气饱和的盐酸)中,经过蒸馏和结晶即可得到。
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微量分析、生物碱测定、电镀金及照相术。此外还用于制作金粉、瓷器着色、红色玻璃制造以及特种墨水和治疗结核病药物的生产。它也被用作分析试剂,并适用于铷(Rb)、铯(Cs)的微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