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chloro-N-(4-phenyl-2H-chromen-3-yl)benzamide | 1335033-0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chloro-N-(4-phenyl-2H-chromen-3-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
4-chloro-N-(4-phenyl-2H-chromen-3-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1335033-00-5
化学式
C22H16ClNO2
mdl
——
分子量
361.828
InChiKey
UZYYJPYJPGHHF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iodo-4-phenyl-2H-benzopyran 、 4-氯苯甲酰胺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caesium carbonate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6%的产率得到4-chloro-N-(4-phenyl-2H-chromen-3-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 3-卤代香豆素、铬烯和喹诺酮与各种含氮亲核试剂的偶联
    摘要:
    3-溴香豆素、3-溴喹啉-2(1H)-酮和3-碘-2H-色烯与多种含氮亲核试剂(唑、酰胺、内酰胺、磺酰胺、苯胺、胺和尿素)进行了描述。该反应在二恶烷中快速而干净地进行,提供了良好至极好的产率的偶联产物。还使用多卤香豆素研究了该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在优化条件下,无论使用的含氮亲核试剂的性质如何,这些都在 C-3-Br 键处进行了位点选择性胺化。
    DOI:
    10.1002/ejoc.2011004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Coupling of 3-Halo-Substituted Coumarins, Chromenes, and Quinolones with Various Nitrogen-Containing Nucleophiles
    作者:Mohamed Ali Soussi、Davide Audisio、Samir Messaoudi、Olivier Provot、Jean-Daniel Brion、Mouâd Alami
    DOI:10.1002/ejoc.201100480
    日期:2011.9
    An efficient and general palladium-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3-bromocoumarins, 3-bromoquinolin-2(1H)-ones, and 3-iodo-2H-chromenes with a variety of nitrogen-containing nucleophiles (azole, amide, lactam, sulfonamide, aniline, amine, and urea) is described. The reaction proceeded rapidly and cleanly in dioxane providing the coupling product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chemoselectivity
    3-溴香豆素、3-溴喹啉-2(1H)-酮和3-碘-2H-色烯与多种含氮亲核试剂(唑、酰胺、内酰胺、磺酰胺、苯胺、胺和尿素)进行了描述。该反应在二恶烷中快速而干净地进行,提供了良好至极好的产率的偶联产物。还使用多卤香豆素研究了该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在优化条件下,无论使用的含氮亲核试剂的性质如何,这些都在 C-3-Br 键处进行了位点选择性胺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檀色烯 黄檀素 铁力木苦素 贝伐他汀 红厚壳内酯 头孢克肟侧链酸活性酯 外消旋6-甲氧羰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外消旋-6-甲基-4-苯基-2-色满醇 塞曲司特 四甲基罗丹明-5-马来酰亚胺 乙酮,1-[8-(4-羟基-3,5-二甲氧苯基)-6-甲基-8H-1,3-二噁唑并[4,5-g][1]苯并吡喃-7-基]- N,N-二乙基-4-(5-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4'-哌啶]-4-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L-苯丙氨酸,N-[(7-羟基-2-羰基-4-苯基-2H-1-苯并吡喃-8-基)甲基]- Atto590NHS酯 8-羟基-4-苯基-2-3,4-二氢苯并吡喃酮 8-乙酰基-5,7-二羟基-4-苯基色烯-2-酮 8-(4-甲氧苯基)-6-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羟基-3-甲氧苯基)-7-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甲氧苯基)-6,7-二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4-二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6,7-二甲基-7,8-二氢吡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 7-羟基-8-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羟基-6-戊基-4-苯基色烯-2-酮 7-羟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4-羟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3-吡啶基)-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4-甲氧基苯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3-三氟甲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3-甲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3-(4-甲氧苯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氧基-8-甲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3-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7-溴-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乙酰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乙氧基-4-苯基-2H-色烯-2-酮 7-[4-(1-乙基-1-羟基-丙基)-[1,2,3]三唑-1-基甲基]-4-(3-氟-苯基)-色烯-2-酮 7-(溴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8-二羟基-4-苯基香豆素 7,8-二乙酰氧基-4-苯基香豆素 6-羧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6-羟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6-甲氧基-7-甲基-8-(3,4,5-三甲氧苯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 6-甲基-6-吡咯烷-1-基-8-(3,4,5-三甲氧基苯基)-7,8-二氢吡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7-羧酸乙酯 6-甲基-4-苯基香豆素 6-甲基-4-苯基色满-2-酮 6-甲基-4-(4-甲基苯基)-3-苯基色烯-2-酮 6-溴-3,4-二氢-4-苯基-2H-1-苯并吡喃-2-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