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chlor-(1,2-diphenylvinyl)silan | 57523-0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chlor-(1,2-diphenylvinyl)silan
英文别名
trichloro(1,2-diphenylethenyl)silane
Trichlor-(1,2-diphenylvinyl)silan化学式
CAS
57523-03-2
化学式
C14H11Cl3Si
mdl
——
分子量
313.686
InChiKey
YUPCJDUINLTNN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2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chlor-(1,2-diphenylvinyl)silan 在 sodium hexafluorosilicate 作用下, 生成 1,2-diphenylethenyl(trifluoro)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对映选择性合成的单齿非C 2对称手性N-杂环碳烯配合物。铜催化的芳基和烯基氟硅烷与环烯酮的共轭加成反应
    摘要:
    一类新的对映选择性共轭加成(ECA)反应,涉及芳基或烯基甲硅烷基氟化物试剂,并由手性非C 2对称铜基N催化公开了-杂环卡宾(NHC)配合物。转化的设计基于以下原理:催化活性的手性NHC-Cu-芳基或NHC-Cu-烯基络合物可从卤化铜前体与原位生成的芳基或烯基四氟硅酸盐的反应中获得。反应在1.5当量的芳基或链烯基硅烷试剂和1.5当量的三氟(二甲氨基)silicate二氟三甲基硅酸盐(TASF)的存在下进行。分离出所需产物,产率为63-97%,对映体比率为73.5:26.5-98.5:1.5(ee为47%-97%)。本研究的主要重点是新型手性咪唑啉鎓盐及其衍生的NHC-Cu络合物作为催化剂的设计,评估和开发,这些催化剂可促进各种碳硅烷与一系列亲电底物的反应。为此,已经制备并完全表征了C 2-对称的,并且已经研究了它们在ECA反应中用作催化剂的能力。
    DOI:
    10.1021/jo900589x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基乙炔 在 dihydrogen hexachloroplatinate 、 三氯硅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Trichlor-(1,2-diphenylvinyl)silan
    参考文献:
    名称:
    对映选择性合成的单齿非C 2对称手性N-杂环碳烯配合物。铜催化的芳基和烯基氟硅烷与环烯酮的共轭加成反应
    摘要:
    一类新的对映选择性共轭加成(ECA)反应,涉及芳基或烯基甲硅烷基氟化物试剂,并由手性非C 2对称铜基N催化公开了-杂环卡宾(NHC)配合物。转化的设计基于以下原理:催化活性的手性NHC-Cu-芳基或NHC-Cu-烯基络合物可从卤化铜前体与原位生成的芳基或烯基四氟硅酸盐的反应中获得。反应在1.5当量的芳基或链烯基硅烷试剂和1.5当量的三氟(二甲氨基)silicate二氟三甲基硅酸盐(TASF)的存在下进行。分离出所需产物,产率为63-97%,对映体比率为73.5:26.5-98.5:1.5(ee为47%-97%)。本研究的主要重点是新型手性咪唑啉鎓盐及其衍生的NHC-Cu络合物作为催化剂的设计,评估和开发,这些催化剂可促进各种碳硅烷与一系列亲电底物的反应。为此,已经制备并完全表征了C 2-对称的,并且已经研究了它们在ECA反应中用作催化剂的能力。
    DOI:
    10.1021/jo900589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三氯硅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武汉大学
    公开号:CN118420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本发明涉及三氯硅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的技术领域。在室温下将三氯硅氢、烯烃(炔烃)、过氧化物、光催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可以无溶剂进行),所得混合溶液,光照下搅拌反应后分离提纯,即可得到所述三氯硅基化合物。进一步加入各种亲核试剂可一锅得到不同的修饰产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三氯硅基化合物与烯烃/炔烃的硅氢化反应,是一种新的反应模式,为合成三氯硅基化合物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温和、无过渡金属参与的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涉及的反应条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和底物普适性,可以兼容酯基、卤素、氟烷基等官能团。
  • Monodentate Non-<i>C</i><sub>2</sub>-symmetric Chiral <i>N</i>-Heterocyclic Carbene Complexes for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Cu-Catalyzed Conjugate Additions of Aryl- and Alkenylsilylfluorides to Cyclic Enones
    作者:Kang-sang Lee、Amir H. Hoveyda
    DOI:10.1021/jo900589x
    日期:2009.6.19
    alkenyltetrafluorosilicate. Reactions proceed in the presence of 1.5 equiv of the aryl- or alkenylsilane reagents and 1.5 equiv of tris(dimethylamino)sulfonium difluorotrimethylsilicate (TASF). Desired products are isolated in 63−97% yield and 73.5:26.5−98.5:1.5 enantiomeric ratio (47%−97% ee). A major focus of the present studies is the desig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hiral imidazolinium salts and their
    一类新的对映选择性共轭加成(ECA)反应,涉及芳基或烯基甲硅烷基氟化物试剂,并由手性非C 2对称铜基N催化公开了-杂环卡宾(NHC)配合物。转化的设计基于以下原理:催化活性的手性NHC-Cu-芳基或NHC-Cu-烯基络合物可从卤化铜前体与原位生成的芳基或烯基四氟硅酸盐的反应中获得。反应在1.5当量的芳基或链烯基硅烷试剂和1.5当量的三氟(二甲氨基)silicate二氟三甲基硅酸盐(TASF)的存在下进行。分离出所需产物,产率为63-97%,对映体比率为73.5:26.5-98.5:1.5(ee为47%-97%)。本研究的主要重点是新型手性咪唑啉鎓盐及其衍生的NHC-Cu络合物作为催化剂的设计,评估和开发,这些催化剂可促进各种碳硅烷与一系列亲电底物的反应。为此,已经制备并完全表征了C 2-对称的,并且已经研究了它们在ECA反应中用作催化剂的能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银松素 铒(III) 离子载体 I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 钠3-(4-甲氧基苯基)-2-苯基丙烯酸酯 重氮基乙酸胆酯酯 醋酸(R)-(+)-2-羟基-1,2,2-三苯乙酯 酸性绿16 邻氯苯基苄基酮 那碎因盐酸盐 那碎因[鹼] 达格列净杂质54 辛那马维林 赤藓型-1,2-联苯-2-(丙胺)乙醇 赤松素 败脂酸,丁基丙-2-烯酸酯,甲基2-甲基丙-2-烯酸酯,2-甲基丙-2-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