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2-(1H-苯并咪唑-2-基)乙腈(1)合成了含有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新型杂环化合物,苯基肼腈衍生物2通过将1与4-甲基苯基二氮盐偶合得到,随后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酰肟衍生物3。该产物在醋酸酐中回流环化为相应的噁二唑衍生物4。化合物4在三乙胺存在下,在DMF中回流,得到相应的5-(1H-苯并咪唑-2-基)-2-p-甲苯基-2H-1,2,3-噁唑-4-胺6。将化合物6与氯乙酸乙酯反应,得到2,6-二氢-2-(4-甲基苯基)-1,2,3-噁唑[4″,5″-4′,5′]嘧啶[1,6-a]苯并咪唑-5(4H)-酮(8)。通过2-(1H-苯并咪唑-2-基)乙腈(1)与二乙氧基草酸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2-二(2-氰基甲基-1H-苯并咪唑-1-基)乙烯-1,2-二酮(10)。研究了化合物10对一些双胺试剂的反应性。合成化合物的体外抗微生物活性被研究,对多种致病细菌株如大肠杆菌O157、沙门氏菌鼠伤寒、E. coli O119、S. paratyphi、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蜡样芽胞杆菌进行了测试。MIC的结果表明,化合物12a–c对测试的菌株表现出最有效的抗微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化合物12a、b对轮状病毒Wa株表现出高活性,而化合物12b、c对7型腺病毒表现出高活性。对化合物12a–c进行了计算机靶点预测、对接和验证。预测二烷基甘氨酸脱羧酶作为潜在的细菌靶受体,通过与以前的先导药物的药效团基础对应,给出了最高的标准化评分和与平均抑制浓度的高相关对接评分。在使用MOE软件进行对接及其验证后,预测了新的结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