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is(3-tert-butylpyrazol-1-yl)methylphenol | 1240795-9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is(3-tert-butylpyrazol-1-yl)methylphenol
英文别名
2-[Bis(3-tert-butylpyrazol-1-yl)methyl]phenol
2-bis(3-tert-butylpyrazol-1-yl)methylphenol化学式
CAS
1240795-93-0
化学式
C21H28N4O
mdl
——
分子量
352.48
InChiKey
ITKHNNKZLHSCD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55.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亲核催化剂催化的无金属,轻度和选择性合成双(吡唑基)烷烃
    摘要:
    双(吡唑基)烷烃是一类最多的催化配体,可通过双之间的缩合来获得(吡唑基)亚甲基和羰基。在本报告中,我们描述了这种缩合反应的亲核试剂催化创新,避免了现有协议中常见的过渡金属,高温,试剂过量和对空气敏感的试剂。重要的是,该方法可容纳空间受阻和电子形式多样的吡唑和醛,适用于系统的配体优化。此外,我们的研究范围包括以前未报道过的该反应的唑类和桥连官能团,有望用于新型杂蝎子催化剂。我们提供了难以捉摸的反应中间体的第一个直接证据,并描述了这种缩合反应的最完整机理。
    DOI:
    10.1021/acs.joc.0c024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Synthetic Strategy towards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Bis(pyrazolyl)(2-pyridyl)methane Ligands
    作者:Alexander Hoffmann、Ulrich Flörke、Markus Schürmann、Sonja Herres-Pawlis
    DOI:10.1002/ejoc.201000198
    日期:2010.7
    Additionally, the steric hindrance is easily defined in the ligands by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pyrazole rings. By combination of the versatility in donor function and steric demand, a systematic tuning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bis(pyrazolyl)methane ligands is possible. The synthesis and full characterization of 11 bis(pyrazolyl)methane ligands are reported. Two of these were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介绍了新的取代的异蝎形配体的一般一锅法合成。这些混合官能度配体是在催化彼得森重排中获得的,该重排由取代的吡唑、亚硫酰氯和醛开始。因此,能够合成多官能三齿配体,并且除了两个吡唑基团之外,它们还包含与配位化学相关的其他官能团。此外,通过取代吡唑环可以很容易地在配体中定义空间位阻。通过结合供体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多功能性,可以系统地调整双(吡唑基)甲烷配体的性质。报道了 11 个双(吡唑基)甲烷配体的合成和完整表征。其中两个也具有结构特征。
  • Metal-free, Mild, and Selective Synthesis of <i>Bis</i>(pyrazolyl)alkanes by Nucleophile-Catalyzed Condensation
    作者:Maxym Tansky、Zipeng Gu、Robert J. Comito
    DOI:10.1021/acs.joc.0c02442
    日期:2021.1.15
    Bis(pyrazolyl)alkanes are a prolific class of ligands for catalysis, accessible by the condensation between bis(pyrazolyl)methanones and carbonyls.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a nucleophile-catalyzed innovation on this condensation that avoids the transition metals, high temperatures, reagent excess, and air-sensitive reagents common among the existing protocols. Significantly, this method accommodates
    双(吡唑基)烷烃是一类最多的催化配体,可通过双之间的缩合来获得(吡唑基)亚甲基和羰基。在本报告中,我们描述了这种缩合反应的亲核试剂催化创新,避免了现有协议中常见的过渡金属,高温,试剂过量和对空气敏感的试剂。重要的是,该方法可容纳空间受阻和电子形式多样的吡唑和醛,适用于系统的配体优化。此外,我们的研究范围包括以前未报道过的该反应的唑类和桥连官能团,有望用于新型杂蝎子催化剂。我们提供了难以捉摸的反应中间体的第一个直接证据,并描述了这种缩合反应的最完整机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