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Formyl-5,6,7,8-tetrahydroindolizine-1-carboxylicacid | 2169228-1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Formyl-5,6,7,8-tetrahydroindolizine-1-carboxylicacid
英文别名
3-formyl-5,6,7,8-tetrahydroindolizine-1-carboxylic acid
3-Formyl-5,6,7,8-tetrahydroindolizine-1-carboxylicacid化学式
CAS
2169228-13-9
化学式
C10H11NO3
mdl
——
分子量
193.202
InChiKey
ZGKHHZGRFQUFC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59.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Amino-6-hydroxynaphthalene-1-carbonitrile 、 3-Formyl-5,6,7,8-tetrahydroindolizine-1-carboxylicacid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15 %的产率得到N-(4-cyano-7-hydroxynaphthalen-1-yl)-3-formyl-5,6,7,8-tetrahydroindolizine-1-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结构的 SARS-CoV-2 Nsp14 N7-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发现
    摘要:
    SARS-CoV-2 的一个尚待探索的靶点是S-腺苷甲硫氨酸 (SAM) 依赖性甲基转移酶 Nsp14,该酶可甲基化病毒 RNA 5' 端的 N7-鸟苷,从而使病毒能够逃避宿主免疫反应。我们通过三种大型文库对接策略寻找新的 Nsp14 抑制剂。首先,多达 11 亿个铅样分子与酶的 SAM 位点对接,产生了三种 IC 50值在 6 至 50 μM 之间的抑制剂。其次,对包含 1600 万个片段的文库进行对接,发现了 9 种新抑制剂,IC 50值介于 12 至 341 μM 之间。第三,对接包含 2500 万个亲电子试剂的文库以共价修饰 Cys387,发现了 7 种抑制剂,IC 50值在 3.5 至 39 μM 之间。总体而言,涵盖 11 种化学型的 32 种抑制剂的 IC 50值 < 50 μM,4 种化学型的 5 种抑制剂的 IC 50值 < 10 μM。这些分子是 Nsp14 的首批非 SAM
    DOI:
    10.1021/acs.jmedchem.2c021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野百合碱 N-氧化物 野百合碱 螺[环氧乙烷-2,1'-吡咯里嗪] 脱氢野百合碱 矮陀陀酰胺碱 盐酸西那西林 灰毛束草碱 毛束草碱N-氧化物 毛束草碱 暗黄猪屎豆碱 去氢毛果天芥菜碱 去氢天芥菜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碱 克拉沙霉素B 克拉沙霉素A N-甲基-N-[(2R,3R,3aS,4S,6alphaS)-2,3,3a,6alpha-四氢-2,4-甲桥-4H-呋喃并[3,2-b]吡咯-3-基]-乙酰胺 N-(3-羟基-2,4-二甲基苯基)乙酰胺 8-氧杂-5-氮杂三环[5.1.1.01,5]壬-2,6-二烯 8-氧杂-2-氮杂三环[5.2.1.02,6]癸-1(9),3,5-三烯 7-羟基-6,7-二氢-5H-吡咯里嗪-1-甲醛 7-(羟基甲基)-3H-吡咯里嗪-3-酮 7-(甲氧基羰基)-6,7-二氢-5H-吡咯啉-1-羧酸 5H-吡咯并[2,1-a]异吲哚,5a,6,7,8-四氢- 3H-吡咯里嗪-3,5(2H)-二硫酮 3-甲酰基-5,6,7,8-四氢中氮茚-2-羧酸 3-氨基-N-[2,5-二氢-5-羰基-1-(2,4,5-三氯苯基)-1H-吡唑-4-基]苯酰胺 3-氧代吡咯里嗪-2-羧酸乙酯 3-氧代-3H-吡咯里嗪-2-甲酰氯 3-氧代-2,3-二氢-1H-吡咯里嗪-5-羧酸 3-氧代-2,3,5,7a-四氢-1H-吡咯里嗪-7-甲醛 3-氧-3氢-吡咯嗪-2-甲酸 3-(2,6-二乙酰基-3,7-二甲基-5H-吡咯里嗪-1-基)丙酸 2H,3H-氧杂环丁烷并[2,3-a]吡咯里嗪 2-(6-乙基-2,3-二氢-1H-吡咯里嗪-1-基)苯胺 2,5-二(叔-壬基二硫代)-1,3,4-噻二唑 2,3-二氢-7-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7-(羟基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羧酸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醇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腈 2,3-二氢-1H-吡咯里嗪-1-胺 2,3-二氢-1H-吡咯里嗪-1-甲腈 2,3-二氢-1H-吡咯嗪-5-甲醛 2,3-二氢-1H-吡呤-1,7-二羧酸 2,3-二氢-(6ci,7ci,8ci,9ci)-1H-吡咯里嗪-1-酮 2,3,5,7a-四氢-1H-吡咯烷 2,2-二氯-1-(3H-吡咯里嗪-5-基)乙酮 1H-吡咯里嗪-2(3H)-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