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商品中有冷冻干燥粉末、3.2mol/L硫酸铵悬浮液和50%甘油液等不同规格的产品,用于酶反应。该反应为:丙酮酸+腺苷三磷酸=腺苷二磷酸+磷酸烯醇丙酮酸。最适pH值在7.0~7.5之间,等电点(pI)为5.98,吸光系数(E1%280)为5.4。磷酸还可以转移到腺苷二磷酸(ADP)、鸟苷二磷酸(GDP)、尿苷二磷酸(UDP)、胞苷二磷酸(CDP),其活力依次减小。激活剂需要一个二价金属离子和一个一价金属离子,体内通常使用镁(Mg2+)和钾(K+)。抑制剂包括钙(Ca2+)、腺苷三磷酸(通过除去Mg2+)、氟磷酸、5ˊ-磷酸吡哆醛。
单位定义:在25℃、pH7.6条件下,每分钟催化分解1μmol磷酸烯醇丙酮酸成为丙酮酸所需的酶量为1单位。
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能够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烯醇式丙酮酸,并生成ATP。因此,在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酶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共有四种同工酶:L型、R型、M1型和M2型。其中,L型主要存在于肝实质、肾脏及小肠黏膜中;R型仅见于成熟红细胞中;M1型分布在大脑和肌肉组织中;而M2型则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尤其是在肾脏与恶性肿瘤细胞中含量较高。在正常成人肝脏中主要是L型,而在胎儿中则主要为R型。
代谢丙酮酸激酶参与两大重要代谢途径的调节:一是糖酵解途径,在此过程中它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并释放出2分子ATP;该反应在生理条件下是不可逆的。二是遗传物质代谢调控,通过催化磷酸基团的互换发挥作用。
化学性质丙酮酸激酶悬浮于50%甘油中。
用途这种酶常用作诊断工具,在生物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用于检测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一磷酸(AMP)、磷酸烯醇丙酮酸盐和磷酸甘油酸盐。此外,它还常用于测定血糖、甘油三酯等物质以及一些酶的催化转磷作用。
生产方法丙酮酸激酶通常以兔肌肉为原料,通过匀浆化和水抽提后,分别使用硫酸铵和乙醇分级沉淀。加热去除无活性蛋白后,再次用硫酸铵沉淀、重结晶并精制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