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9aR)-4-benzyl-7-phenyl-4-H-tetrahydropyrazino[1,2-f]pyrimidine-3,6,8-trione | 943342-5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9aR)-4-benzyl-7-phenyl-4-H-tetrahydropyrazino[1,2-f]pyrimidine-3,6,8-trione
英文别名
——
(4S,9aR)-4-benzyl-7-phenyl-4-H-tetrahydropyrazino[1,2-f]pyrimidine-3,6,8-trione化学式
CAS
943342-56-1
化学式
C20H19N3O3
mdl
——
分子量
349.389
InChiKey
SBULYMZJOVXHEM-SJORKVT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5
  • 重原子数:
    2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69.72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S,9aR)-4-benzyl-7-phenyl-4-H-tetrahydropyrazino[1,2-f]pyrimidine-3,6,8-trione4-二甲氨基吡啶 、 (benzotriazo-1-yloxy)tris(dimethylam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三乙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92h, 生成 (6R)-6-[N-(tert-butoxycarbonyl)-L-tryptophyl]aminomethyl-1-[1'-(methoxycarbonyl)-2'-phenyl]ethyl-3-phenyltetrahydropyrimidine-2,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imple Approach to Highly Functionalized Trisubstituted Tetrahydro­pyrimidine-2,4-diones from Perhydropyrazino[1,2-f]pyrimidine-3,6,8-trione Precursors
    摘要:
    前所未有的三取代四氢嘧啶-2,4-二酮易于通过两步合成,包括Boc-酰胺保护和受控环打开,从全氢吡嗪并[1,2-f]嘧啶-3,6,8-三酮中获得。这些双环衍生物通过源自二肽的2-氧代哌嗪与异氰酸酯反应,随后进行环化制备。单环嘧啶酮衍生物进一步发展为潜在的CCK配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在CCK1受体上高效结合的结构要求。
    DOI:
    10.1055/s-2007-965962
  • 作为产物:
    描述:
    (3S,5R)-3-benzyl-5-(1'-ethoxycarbonyl)methyl-4-(N-phenyl)carbamoylpiperazin-2-one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44.0h, 以75%的产率得到(4S,9aR)-4-benzyl-7-phenyl-4-H-tetrahydropyrazino[1,2-f]pyrimidine-3,6,8-tr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imple Approach to Highly Functionalized Trisubstituted Tetrahydro­pyrimidine-2,4-diones from Perhydropyrazino[1,2-f]pyrimidine-3,6,8-trione Precursors
    摘要:
    前所未有的三取代四氢嘧啶-2,4-二酮易于通过两步合成,包括Boc-酰胺保护和受控环打开,从全氢吡嗪并[1,2-f]嘧啶-3,6,8-三酮中获得。这些双环衍生物通过源自二肽的2-氧代哌嗪与异氰酸酯反应,随后进行环化制备。单环嘧啶酮衍生物进一步发展为潜在的CCK配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在CCK1受体上高效结合的结构要求。
    DOI:
    10.1055/s-2007-9659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