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抗结核病新药的研发是全球根除结核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通过重点研究铅的优化发现了一种构象受限的恶唑烷酮19c,具有改进的抗结核病活性和安全性。与利奈唑胺和舒替利特相比,化合物19c在小鼠TB感染模型中显示出优异的体内功效。在包括动物的微粒体稳定性,细胞毒性,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作用和药代动力学在内的一系列测定中证明了化合物19c的可药用性。化合物19c在一系列安全性测定中证明了出色的安全性,包括线粒体蛋白合成,hERG K +,hCav1.2和Nav1.5通道,单胺氧化酶和遗传毒性。在对大鼠进行的为期4周的重复剂量毒理学研究中,19c似乎比利奈唑胺具有更少的骨髓抑制作用,这一直是恶唑烷酮类的主要特征。
结核病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抗结核病新药的研发是全球根除结核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通过重点研究铅的优化发现了一种构象受限的恶唑烷酮19c,具有改进的抗结核病活性和安全性。与利奈唑胺和舒替利特相比,化合物19c在小鼠TB感染模型中显示出优异的体内功效。在包括动物的微粒体稳定性,细胞毒性,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作用和药代动力学在内的一系列测定中证明了化合物19c的可药用性。化合物19c在一系列安全性测定中证明了出色的安全性,包括线粒体蛋白合成,hERG K +,hCav1.2和Nav1.5通道,单胺氧化酶和遗传毒性。在对大鼠进行的为期4周的重复剂量毒理学研究中,19c似乎比利奈唑胺具有更少的骨髓抑制作用,这一直是恶唑烷酮类的主要特征。
Synthesis of 2-benzyl benzoxazoles and benzothiazoles <i>via</i> elemental sulfur promoted cyclization of styrenes with 2-nitrophenols and <i>N</i>,<i>N</i>-dialkyl-3-nitroanilines
作者:Truong K. Chau、Nguyen T. Ho、Tuan H. Ho、Anh T. Nguyen、Khoa D. Nguyen、Nam T. S. Phan、Ha V. Le、Tung T. Nguyen
DOI:10.1039/d3ob01775c
日期:——
Annulation of 2-nitrophenols and N,N-dialkyl-3-nitroanilines with styrenes in the presence of elemental sulfur and the base DABCO successfully yielded 2-benzyl benzoxazoles and 2-benzyl benzothiazoles, respectively.
Discovery of a Conformationally Constrained Oxazolidinone with Improved Safety and Efficacy Profi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remains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ti-TB drugs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strategy to eradicate TB. In this work, we discovered a conformationallyconstrained oxazolidinone 19c with improved anti-TB activity and safety profile through a focused lead optimization effort. Compound 19c displayed superior in vivo efficacy in a mouse TB infection model
结核病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抗结核病新药的研发是全球根除结核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通过重点研究铅的优化发现了一种构象受限的恶唑烷酮19c,具有改进的抗结核病活性和安全性。与利奈唑胺和舒替利特相比,化合物19c在小鼠TB感染模型中显示出优异的体内功效。在包括动物的微粒体稳定性,细胞毒性,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作用和药代动力学在内的一系列测定中证明了化合物19c的可药用性。化合物19c在一系列安全性测定中证明了出色的安全性,包括线粒体蛋白合成,hERG K +,hCav1.2和Nav1.5通道,单胺氧化酶和遗传毒性。在对大鼠进行的为期4周的重复剂量毒理学研究中,19c似乎比利奈唑胺具有更少的骨髓抑制作用,这一直是恶唑烷酮类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