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otassium hexafluorozirconate | 16923-9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otassium hexafluorozirconate
英文别名
K2ZrF6;K2 hexafluorozirconium(IV);potassium fluorozirconate;potassium fluozirconate;Potassium hexafluorozirconium(2-);potassium;hexafluorozirconium(2-)
potassium hexafluorozirconate化学式
CAS
16923-95-8
化学式
F6Zr*2K
mdl
——
分子量
283.411
InChiKey
VTAKGWAZTZCNOL-UHFFFAOYSA-H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40°C
  • 密度:
    3,5 g/cm3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5 mg/m3; TWA 2.5 mg/m3; STEL 10 mg/m3NIOSH: IDLH 25 mg/m3; IDLH 250 mg/m3; TWA 5 mg/m3; STEL 10 mg/m3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接触水分和潮湿环境以及酸类物质。该物质能溶解于水,而不溶于氨水。在空气中稳定,不会吸潮。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失重。结晶较硬,但请注意,它具有毒性。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8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6,S28,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25
  • WGK Germany:
    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88 6.1/PG 3
  • RTECS号:
    ZH7028400
  • 海关编码:
    282690909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标志:
    GHS06
  • 危险性描述:
    H301,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1 + P310,P305 + P351 + P338

SDS

SDS:04710b1573fcec6919dfffa736b17c1f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氟锆酸钾;氟化锆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fluorozirconate;Zirconium potassium fluor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6923-95-8
分子式: K 2 (ZrF 6 )
分子量: 283.4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氟锆酸钾;氟化锆钾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锆酸钾 100 16923-95-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 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误服或吸入粉尘会中毒。氟化物对皮肤及粘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在人体内能干扰多种酶的活性,影响糖代谢、细胞呼吸功能,引起钙、磷代谢的紊乱及氟骨症。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氧化钾。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水。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口罩、护目镜,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小心扫起,避免扬尘,转移到安全场所。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氨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碱类、氨、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1mg(F)/m3 前苏联MAC:1mg/m3 美国TLV—TWA:2.5m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尘口罩。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白色单斜晶系结晶。
pH:
熔点(℃): 840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3.4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K 2 (ZrF 6 )
分子量: 283.40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主要用途: 用于制金属锆、锆化合物、高级电器材料、耐火材料、烟火、陶瓷、搪瓷、玻璃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碱类、氨。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氟化氢、氧化钾。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98mg/kg(小鼠经口) LC50:无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517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钢板厚0.5 毫米,每桶净重不超过50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钢板厚0.5 毫米,每桶净重不超过50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5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用于制金属锆及其他锆化合物,也应用于铝镁合金、原子能工业、陶瓷及玻璃生产。

毒性 本品如溅到皮肤上,会表现出明显的刺激作用,造成糜烂。其最高容许浓度为1 mg/m³。应采取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和穿防尘工作服等措施,并注意保护皮肤。要防止氟化氢和氯化氢的排放,实施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胸廓和骨骼X线检查。患牙齿、颌骨病或骨病的人不宜接触此类化合物。

化学性质 白色针状结晶。溶于水,不溶于氨水。

用途 用于制金属锆及其他锆化合物,应用于铝镁合金、陶瓷及玻璃生产;用作生产金属锆和其他锆化合物的原料及镁铝合金。还广泛用于电器材料、耐火材料、电真空技术材料、陶瓷和玻璃的生产等;亦可用作催化剂和焊接剂,以及光学玻璃、金属锆的制造;还可作为锆化合原料、镁铝合金、催化剂、钢及有色金属合金等。

生产方法 采用碳酸钾法氢氟酸溶解二氧化锆后与碳酸钾反应,经蒸发、冷却、结晶、烘干即得成品。具体化学方程式如下: [ \text{ZrO}_2 + 6\text{HF} \rightarrow 2\text{HF·ZrF}_4 + 2\text{H}_2\text{O } ] [ 2\text{HF·ZrF}_4 + \text{K}_2\text{CO}_3 \rightarrow \text{K}_2\text{ZrF}_6 + \text{CO}_2↑ + \text{H}_2\text{O} ]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小鼠 LD50: 98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不可燃烧;火场产生有毒含锆、氟化物烟雾;与水作用生成腐蚀性氟化氢。

储运特性 库房应通风干燥,低温储存并分开存放于食品和酸类物品之外。

灭火剂 大量水

职业标准 TWA 2.5 毫克 (氟)/立方米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otassium hexafluorozirconatemagnesium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Wedekind, E., Zeitschrift fur Elektrochemie, 1904, vol. 10, p. 331 - 33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potassium zirconium heptafluoride 在 H2O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potassium hexafluorozirc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Marignac, C., Annales de Chimie et de Physique, 1860, vol. 60, p. 257 - 307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olid state NMR and XPS of ternary fluorido-zirconates of various coordination modes
    作者:Aydar Rakhmatullin、Miroslav Boča、Jarmila Mlynáriková、Eva Hadzimová、Zuzana Vasková、Ilya B. Polovov、Matej Mičušík
    DOI:10.1016/j.jfluchem.2018.01.010
    日期:2018.4
    fluorine atoms. Additionally, calculations of NMR parameters for the compounds were also carried out using the CASTEP DFT cod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isotropic chemical shifts and calculated isotropic chemical shieldings established for the studied compounds allows us to predict the 19F NMR spectrum of crystalline compounds with good accuracy. A unique technique of low temperature 19F MAS
    提供了有关11种三元氟化锆酸盐(Li 2 ZrF 6,Rb 2 ZrF 6,Cs 2 ZrF 6,Na 3 ZrF 7,(NH 4)3 ZrF 7,K 3的19 F MAS NMR和XPS光谱数据的扩展信息ZrF 7,Li 4 ZrF 8,K 2 ZrF 6,Na 5 Zr 2 F 13,Na 7 Zr 6 F 31和(NH4)2 ZrF 6),显示出不同的锆原子配位数以及不同的氟原子键合方式。XPS数据表明,氟1s电子上的结合能对其氟的配位性质(离子,末端或桥联配位模式)敏感,而锆轨道的结合能对其氟的配位性质(六,七或八倍配位)不敏感。19 F化学位移与Li 2 ZrF 6,Rb 2 ZrF 6,Cs 2 ZrF 6和K 3 ZrF 7系列的抗衡阳离子的离子半径相关,(NH 4)3 ZrF 7和Na 3 ZrF 7。这反映了氟原子周围的阳离子的极化性和屏蔽电位。此外,还使用CASTEP
  • High-temperature Raman study of K2ZrF6 phase transitions
    作者:Branislav Hruška、Zuzana Netriová、Zuzana Vasková、Miroslav Boča、Mária Chromčíková、Marek Liška
    DOI:10.1016/j.jallcom.2019.03.200
    日期:2019.6
    indicate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individual K2ZrF6 phases, and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phase transitions c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m. Eight linear time/temperature regimes were used, with heating/cooling rates of 1 °C/min or 5 °C/min. Two target temperatures were used. Heating to a maximum temperature of 255 °C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β phase, which persisted on cooling to room temperature. However
    摘要 已通过主成分分析 (PCA) 和多元曲线分辨率 (MCR) 方法分析了在不同温度下作为指定时间/温度范围的一部分测量的一系列 K2ZrF6 拉曼光谱。获得的 MCR 分数表明各个 K2ZrF6 相的相对丰度,并且可以从中获得相变的温度。使用了八种线性时间/温度方案,加热/冷却速率为 1 °C/min 或 5 °C/min。使用了两个目标温度。加热至最高温度 255 °C 导致形成 β 相,该相在冷却至室温时持续存在。然而,加热到 310 °C 导致首先形成 β 相,然后形成 γ 相;冷却到室温后,可以看到 γ 到 α 的转变。这些结果证实了 α 到 β 和 γ 到 α 转变的不可逆特性。观察到在 γ 到 α 转变期间 β 相的瞬时出现。
  •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molten ZrF4–KF mixtures and of A2ZrF6, A3ZrF7 (A = Li, K or Cs) compounds
    作者:V. Dracopoulos、J. Vagelatos、G. N. Papatheodorou
    DOI:10.1039/b008433f
    日期:——
    Raman spectra of ZrF4–KF molten mixtures have been measured at compositions up to 66 mol% ZrF4 and at temperatures up to 1000 °C. The data indicate that in mixtures rich in alkali fluoride two kinds of chemical species predominate the melt structure; octahedral ZrF62− (ν1(A1g) 570 cm−1 and ν5 (F2g) 248 cm−1) and pentagonal bipyramidal ZrF73− (ν1(A1′) 535 cm−1 and ν9(E2′) 340 cm−1). An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is established which depends on temperature and composition. Spectral changes upon melting A2ZrF6 (A = Li or K) and A3ZrF7 (A = K or Cs) polycrystalline compounds support the proposed two species equilibrium scheme. At 33 mol% ZrF4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present are ZrF62− octahedra. With increasing ZrF4 mole fraction the strong ν1(A1g) band at 570 cm−1 shifts continuously to higher wavenumbers and new bands appear in the spectra. At the maximum composition studied of 66 mol% ZrF4 the spectra are characterized by two polarized (630 cm−1, strong and ≈500 cm−1, weak) and two weak depolarized bands (245 and ≈180 cm−1). The observed spectral trends with variation of composition are similar to those found for ThCl4–CsCl molten mixtures and are interpreted with an analogous model where the structure of the rich in ZrF4 melts is dominated by small size chains formed by “ZrF6” octahedra bound by corners and/or edges.
    对 ZrF4âKF 熔融混合物的拉曼光谱进行了测量,ZrF4 含量最高达 66 摩尔%,温度最高达 1000°C 。数据表明,在富含碱氟化物的混合物中,有两种化学物质在熔体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八面体 ZrF62â (½1(A1g) 570 cmâ1 和 ½5 (F2g) 248 cmâ1) 和五角双锥体 ZrF73â (½1(A1â²) 535 cmâ1 和 ½9(E2â²) 340 cmâ1) 。 这两种物质之间建立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取决于温度和成分。熔化 A2ZrF6(AÂ =Â Li 或 K)和 A3ZrF7(AÂ =Â K 或 Cs)多晶化合物时的光谱变化支持所提出的两种平衡方案。当 ZrF4 的摩尔分数为 33% 时,主要存在的物种是 ZrF62â 八面体。随着 ZrF4 摩尔分数的增加,570 cmâ1 处的强 δ1(A1g)带不断向更高的波数移动,并在光谱中出现了新的带。在研究的 ZrF4 最大成分含量为 66 摩尔%时,光谱中出现了两条极化带(630 cmâ1 强带和§500 cmâ1 弱带)和两条弱去极化带(245 cmâ1 和§180 cmâ1)。 观察到的光谱随成分变化的趋势与 ThCl4âCsCl 熔融混合物中发现的趋势相似,可以用一个类似的模型来解释,即富含 ZrF4 熔体的结构主要是由角和/或边结合的âZrF6â八面体形成的小尺寸链。
  • Electrodeposition of Zr and electrochemical formation of Mg–Zr alloys from the eutectic LiCl–KCl
    作者:Zeng Chen、Milin Zhang、Wei Han、Xiaolei Wang、Dingxiang Tang
    DOI:10.1016/j.jallcom.2007.05.008
    日期:2008.7
    corresponding to the Zr(IV)/Zr(II) and Zr(II)/Zr transitions.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 was identified as ZrCl 2 by X-ray diffraction. At a liquid magnesium electrode, Mg–Zr alloy was obtained by potentiostatic electrolysis, an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detector. The zirconium concentration in samples was about 0.8 mass% determined by an inductively
    摘要 为了研究 Zr(IV) 的电沉积机理,研究了 LiCl-KCl-K 2 ZrF 6 熔体在 773 K 和 973 K 之间的温度下在钼和钨电极上的电化学。瞬态电化学技术,如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被使用。结果表明,Zr(IV) 通过对应于 Zr(IV)/Zr(II) 和 Zr(II)/Zr 转变的两步机制被还原为 Zr 金属。通过X射线衍射鉴定中间产物为ZrCl 2 。在液态镁电极上,通过恒电位电解获得 Mg-Zr 合金,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 X 射线探测器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锆浓度约为0.8质量%。
  • Fusion of ferric citrate and zirconium hexafluorid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 6 O 2 Zr 2 F 6 (cit) 4 (H 2 O) 10 ]
    作者:Shay Avisar、Benny Bogoslavsky、Avi Bino
    DOI:10.1016/j.ica.2018.04.012
    日期:2018.7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hexafluorozirconium(IV), [ZrF6]2−, to a solution containing Fe(III) and citrate ions produced a rather unexpected condensation product, namely, [Fe6O2Zr2F6(cit)4(H2O)10] (1). X-ray crystal structure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complex 1 is centrosymmetric, consisting of two FeZrO2 units interconnected to a central planar Fe4O2 core through fluoride and citrate bridges. The
    摘要在含有Fe(III)和柠檬酸根离子的溶液中引入六氟锆(IV)[ZrF6] 2-产生了一种出乎意料的缩合产物,即[Fe6O2Zr2F6(cit)4(H2O)10](1)。X射线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是中心对称的,由两个FeZrO2单元通过氟化物和柠檬酸盐桥连接到中心平面Fe4O2核心组成。2.8952(6)A的Fe4O2单元内的Fe⋯Fe分离与离散复合物中发现的其他平面或弯曲Fe4O2磁芯中的Fe⋯Fe分离相似。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表明,该化合物为顺磁性,在5–150 K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居里·威斯行为。推导值为C = 24.7 emu K / mol Oe和θ值为-6.6(1 )K,与六个独立的HS d5中心一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