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钽 | 7440-25-7

中文名称
中文别名
高比容钽粉;钽粉;钽丝;钽片;钽箔;单晶钽片;钽片(不规则);钽球;钽网;钽屑
英文名称
tantalum
英文别名
tantalum powder
钽化学式
CAS
7440-25-7
化学式
Ta
mdl
——
分子量
180.948
InChiKey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996 °C (lit.)
  • 沸点:
    5425 °C (lit.)
  • 密度:
    16.69 g/cm3 (lit.)
  • 溶解度:
    与HF反应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0.5 ppm(2.5 mg/m3); Ceiling 2 ppm (Skin)OSHA: TWA 3 ppmNIOSH: IDLH 30 ppm(250 mg/m3); TWA 3 ppm(2.5 mg/m3); Ceiling 6 ppm(5 mg/m3)
  • LogP:
    -1 at 20℃
  • 物理描述:
    Tantalum dust is a black odorless powder. mp: 2996° C, bp: approx. 5250°C. Density: 16.65 g/cm3. Insoluble in water. Tantalum oxide dust is a white, microcrystalline powder mp: 1800°C. Density: 7.6 g/cm3. Insoluble in water. The mixture is listed as a toxic inhalation hazard by OSHA.
  • 颜色/状态:
    Silvery gray metal, body-centered cubic crystal structure
  • 气味:
    Odorless
  • 闪点:
    >250 °C
  • 蒸汽压力:
    1 kPa @ 3024 °C; 10 Pa @ 3324 °C; 100 Pa @ 3684 °C; 1 kPa @ 4122 °C; 10 k Pa @ 4666 °C; 100 kPa @ 5361 °C
  • 汽化热:
    7.53X10+5 J/mol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2.05
  • 稳定性/保质期:
    在200℃下,钽会与氟、强碱溶液以及发烟硫酸发生反应。受热时,钽能与大多数非金属物质反应。应避免钽与氧化物、卤素、碱、卤化物和氟化氮接触。值得注意的是,钽对强酸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尤其是对于硫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
  • 重原子数:
    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吸入,皮肤和/或眼睛接触
inhalation, skin and/or eye contact
来源: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毒理性
  • 症状
眼睛刺激,皮肤刺激;在动物中:肺部刺激
irritation eyes, skin; In Animals: pulmonary irritation
来源: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毒理性
  • 吸入症状
咳嗽。
Cough.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眼睛症状
Redness.
Redness.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靶器官
眼睛、皮肤、呼吸系统
Eyes, skin, respiratory system
来源: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吸收、分配和排泄
没有报告指出钽在组织中积累或存在任何钽的体内平衡排泄机制。
There are no reports of accumulation of Ta in tissues or existence of any homeostatic excretory mechanism for Ta.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钽金属粉末在进入呼吸道后的清除时间进行了研究。钽以部分中子活化的182Ta粉末形式通过吸入或喷入雌性比格犬体内,吸入研究的特定活性约为每克2微居里;喷入时,它与具有大约每克5微居里的特定活性的钽粉末混合。气载浓度在大气质量为4微米时近似为1克/立方厘米。暴露通常小于1小时,仅限于鼻腔。182Ta保留测量表明,钽粉末在早期快速通过气管支气管,随后是漫长的肺泡清除阶段。吸入后,平均而言,肺泡阶段的钽含量是喷入的7倍。这种“肺泡化”导致长期保留,平均生物移除半衰期超过2年。主导清除机制是不溶性粘液纤毛运输,它比大多数其他不溶性尘埃的清除速度慢,并且似乎与呼吸道中钽的存在无关。犬吸入钽尘后的肺清除取决于颗粒大小;1微米的粉末从肺泡区域的清除半衰期为2.1年,5或10微米的粉末清除半衰期为333天。在喷入后,肺淋巴结迅速摄取,观察到在240天时淋巴结中有高达12%的初始肺泡负荷,而在816天时仍有6%存在。
... The clearance times of tantalum metal powder following its introduction into the respiratory tract /was examined/. The tantalum was inhaled or insufflated in female beagle dogs as a partly neutron-activated 182Ta powder with a specific activity of about 2 microcuries/g for inhalation studies; for insufflation, it was blended with tantalum powder with a specific activity of about 5 microcuries/g. Airborne concns approximated 1 g/cu m at an aerodynamic mass of 4 um. Exposures were usually <1 hr, and were nasal only. 182Ta retention measurements indicated a rapid, early tracheobronchial passage, later followed by a prolonged alveolar clearance phase. After inhalation there was, on avg, 7 times more tantalum in te alveolar phase, compared to the amount insufflated. This "alveolarization" leads to prolonged retention with a mena biologic removal half-life >2 yr. The dominant clearance minsoluble mucociliary transport, was slower than that of most other insolubel dusts and appeared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tantalum in the respiratory tract. Pulmonary clearance of tantalum dust following insufflation in dogs was dependent on particle size; a 1 um powder was removed form the alveolar regions with a clearance half-life of 2.1 yr and 5 or 10 um powders were removed with a half-time of 333 days. Rapid postinsufflation uptake by the pulmonary lymph nodes was observed with up to 12% of the initial alveolar burden present in the lymph nodes at 240 days and 6% present at 816 day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职业暴露等级:
    B
  • 职业暴露限值:
    TWA: 5 mg/m3, STEL: 10 mg/m3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4.1
  •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
    2,500 mg Ta/m3
  • 危险品标志:
    Xn,F,Xi
  • 安全说明:
    S16,S26,S33,S36,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11
  • WGK Germany: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89 4.1/PG 2
  • RTECS号:
    WW5505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4.1
  • 危险标志:
    GHS02,GHS07
  • 危险性描述:
    H228,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存储在阴凉干燥处,并远离氧化剂。

SDS

SDS:08b0ac4ee4f8ddbe7ab2522c0ce70f48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钽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Ta
分子式
: 180.9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antalum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7440-25-7
No.) 231-135-5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氧化钽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无特别的环境预防要求。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箔
颜色: 浅灰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996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5,425 °C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6.69 g/cm3
n) 水溶性
不溶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300 °C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氧, 卤素, 强碱, 氟化氢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根据提供的信息,钽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用途
  1. 电子工业:用于制造电容器(如钽电解电容器),这是钽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2. 化工设备:由于其耐酸性,常被用来制造各种耐腐蚀的化工设备。
  3. 医疗领域
    • 用作植入人体的金属材料,例如修复骨折所需的金属板、螺钉等。
    • 制造外科手术器械和人造纤维拉线模具。
替代应用
  • 在某些需要高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的场合,如灯丝,虽然后来被钨丝替代。
生产方法
  1. 矿物提取:主要从钽铁矿中提取。
  2. 化学还原法
    • 使用K₂TaF₇(七氟钽酸钾)和金属钠反应制备金属钽粉。
    • 采用熔盐电解法将五氧化二钽溶于电解质中进行电解,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钽粉。
危害与安全
  • 致癌性:关于其致癌性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
  • 毒性分级:被列为有毒物质,并有相应的急性毒性和爆炸危险特性说明。

综上所述,虽然钽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价值,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潜在的危害。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相关安全规范。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tetrafluoroethylene-vinylidene fluoride copolymer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氟化钽(V)
    参考文献:
    名称:
    Chemical interaction of fluoropolymers with transition metals
    摘要:
    Chemical interaction of transition metals (Mo, W, Ta, Nb, and Ti) with a tetrafluoroethylene-vinylidene fluoride (TFE-VDF) copolymer (21 mol % TFE + 79 mol % VDF) has been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mass spectrometry. The DSC curves of mixtures of the fluoropolymer with Ta, Nb, and Ti showed exothermic peaks, and those of composites with W and Mo showed endothermic peaks.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fluoropolymer reacted with the transition metals to form the higher fluorides TaF(5), NbF(5), TiF(4), WF(6), and MoF(6). In addition, WOF(4) and MoOF(4) molecules were detected in the case of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At temperatures above 700 K, the mass spectra of all the systems showed ions corresponding to low-molecular hydrocarbon molecules.
    DOI:
    10.1134/s002016850907019x
  • 作为产物:
    描述:
    五氯化钽 在 magnes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78.8%的产率得到钽
    参考文献:
    名称:
    Neue Synthesen mit Magnesiumhydrid. Teil 3: Herstellung nanokristalliner und amorpher Metalle durch Hydridreduktion / New Syntheses with Magnesium Hydride. Part 3: Prepar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or Amorphous Metals by Hydride Reduction
    摘要:
    摘要

    在有机溶剂中,镁氢化物对金属卤化物进行摩擦化学还原,可以合成纳米尺寸或非晶态金属。

    DOI:
    10.1515/znb-1998-0412
  • 作为试剂:
    描述:
    lanthanum dicarbide 在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三氢化镧
    参考文献:
    名称:
    Male; Trombe, Revue internationale des hautes temperatures et des refractaires, 1973, vol. 10, # 4, p. 255 - 26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commensurate layered compounds/(RES)xTaS2 (RE=Rare earth metal)
    作者:Kazuya Suzuki、Toshiaki Enoki、Kenichi Imaeda
    DOI:10.1016/0038-1098(91)90256-u
    日期:1991.4
    phys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a series of new ternary sulfides (RES) x TaS 2 (RE=Pr, Sm, Nd, Gd, Dy and Er) with an incommensurate RES-TaS 2 stacking structure. The lattice constants decrease monotonically with increasing the atomic number of rare earths, indicating that RE is trivalent in these compounds. An anti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is found in (GdS) 1.20 TaS 2 and (DyS) 1.22 TaS
    摘要 研究了一系列新的三元硫化物 (RES) x TaS 2 (RE=Pr、Sm、Nd、Gd、Dy 和 Er) 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这些三元硫化物具有不相称的 RES-TaS 2 堆叠结构。晶格常数随着稀土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单调下降,表明稀土在这些化合物中是三价的。在 (GdS) 1.20 TaS 2 和 (DyS) 1.22 TaS 2 中发现了反铁磁转变,分别具有 4.1 和 1.7K 的尼尔温度,与相应的稀土单硫化物相比,其受到强烈抑制。(SmS) 1.19 TaS 2 表现出弱磁行为,表明 Sm 的二价态,尽管从晶格常数预计三价态。
  • Gas-phase chemistry of transition metal-imido and -nitrene ion complexes. Oxidative addition of nitrogen-hydrogen bonds in ammonia and transfer of NH from a metal center to an alkene
    作者:Steven W. Buckner、James R. Gord、Ben S. Freiser
    DOI:10.1021/ja00228a002
    日期:1988.9
    CrNH/sub 3//sup +/, as do all group 6-11 atomic metal ions investigated. However, excited-state Cr/sup +/ reacts with NH/sub 3/ via bond-insertion reactions to form CrNH/sub 2//sup +/ and CrNH/sup +/. An unidentified metastable electronic state of Cr/sup +/, produced by direct laser desorption of chromium foil, reacts with much higher efficiency than does kinetically excited Cr/sup +/. FeO/sup +/ reacts
    本文报道了许多裸过渡金属-氮烯和-亚胺离子配合物MNH/sup +/ 的气相化学。第 3、4 和 5 族原子金属离子在热能下与 NH/sub 3/ 反应,通过脱氢生成 MNH/sup +/。提出了一种反应机制,包括对 NH 键的初始氧化加成,类似于为气态原子金属离子与碳氢化合物的反应提出的机制。Cr/sup +/ 通过缓慢缩合与 NH/sub 3/ 反应形成 CrNH/sub 3//sup +/,所有 6-11 族原子金属离子也是如此。然而,激发态 Cr/sup +/ 通过键插入反应与 NH/sub 3/ 反应形成 CrNH/sub 2//sup +/ 和 CrNH/sup +/。Cr/sup +/ 的一种未知亚稳态电子状态,由铬箔的直接激光解吸产生,反应的效率比动力学激发的 Cr/sup +/ 高得多。FeO/sup +/ 与NH/sub 3/ 反应生成FeNH/sup +/,同时失去H/sub
  • Misfit layer compounds (MS)nTS2 (M = Sn, Pb, Bi, rare earth elements; T = Nb, Ta ; n = 1.08 – 1.19), a new class of layer compounds
    作者:G.A Wiegers、A Meetsma、S van Smaalen、R.J Haange、J Wulff、T Zeinstra、J.L de Boer、S Kuypers、G Van Tendeloo、J Van Landuyt、S Amelinckx、A Meerschaut、P Rabu、J Rouxel
    DOI:10.1016/0038-1098(89)91069-7
    日期:1989.3
    Abstract A study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s reported of the type of compounds that is usually designated as ternary sulphides “MTS 3 ” ( M = Sn, Pb, Bi, rare earth metals; T = Nb, Ta). They are misfit layer compounds built of alternating double layers of MS with M in distorted square pyramidal coordination by sulphur and sandwiches TS 2 with T is distorted trigonal-prismatic coordination
    摘要 X 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研究报告了通常称为三元硫化物“MTS 3 ”(M = Sn、Pb、Bi、稀土金属;T = Nb、Ta)的化合物类型。它们是由交替双层 MS 构成的错配层化合物,M 与硫以扭曲的方形金字塔配位和夹层结构 TS 2 与 T 是由硫扭曲的三角-棱柱配位。MS的一个层内晶格常数与TS 2 的不相称。讨论了理解晶体学描述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基于大约十种化合物的统一观点。简要总结了电传输测量的结果。
  • Ammonothermal Synthesis of Crystalline Oxonitride Perovskites LnTaON<sub>2</sub> (Ln=La, Ce, Pr, Nd, Sm, Gd)
    作者:Niklas Cordes、Wolfgang Schnick
    DOI:10.1002/chem.201702231
    日期:2017.8.22
    The perovskite type oxonitridotantalates LnTaON2 with Ln=La, Ce, Pr, Nd, Sm, and Gd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ammonothermal method employing custom‐built autoclaves made of nickel‐based superalloy. Metal powders were reacted with NaOH and NaN3 as mineralizers under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with purified ammonia at temperature range of 870–1070 K and pressure values of 150–300 MPa. Crystal structures
    LnTaON 2型钙钛矿型氧杂三酸钽酸盐Ln = La,Ce,Pr,Nd,Sm和Gd是通过氨热法,采用由镍基超合金制成的定制高压釜合成的。在超临界条件下,金属粉末与NaOH和NaN 3作为矿化剂,与纯氨在870-1070 K的温度范围和150-300 MPa的压力值下反应。晶体结构和空间群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确定,并通过Rietveld方法精制。精炼晶格参数适用于LaTaON 2(a = 5.7156(1),b = 8.0675(1),c = 5.7465(1)Å,R wp = 0.0471),CeTaON 2(a = 5.6761(11),b = 8.0386(16),c = 5.7891(12)Å,R wp = 0.183),PrTaON 2(a = 5.6920(1),b = 8.0197(1),c = 5.6804(1) )Å,R wp = 0.0349),NdTaON 2(a = 5
  • Ternary Aluminides AT2Al20 (A =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Uranium; T = Ti, Nb, Ta, Mo, and W) with CeCr2Al20-Type Structure
    作者:Sabine Niemann、Wolfgang Jeitschko
    DOI:10.1006/jssc.1995.1052
    日期:1995.2
    time. They crystallize with a cubic structure (space group Fd3m, Z = 8) similar to the structures of Mg3Cr2Al18 and ZrZn22 with an atom distribution first proposed for CeCr2Al20. Single-crystal X-ray data for CeTi2Al20 (a = 1470.5(1) pm) and CeMo2Al20 (a = 1457.5(1) pm) were refined to residuals of R = 0.017 and R = 0.012 for 17 variables from 302 and 289 structure factors, respectively. The atoms occupy
    标题化合物中首次制备了28种化合物。它们以类似于首先针对CeCr 2 Al 20提出的原子分布的Mg 3 Cr 2 Al 18和ZrZn 22的结构以立方结构(空间群Fd 3 m,Z = 8)结晶。将CeTi 2 Al 20(a = 1470.5(1)pm)和CeMo 2 Al 20(a = 1457.5(1)pm)的单晶X射线数据精炼为残差R = 0.017和R=分别来自302和289个结构因子的17个变量的0.012。原子占据了五个原子位点,这些位点被钛化合物完全占据。对于钼化合物,对于用于结构精炼的晶体,观察到与理想成分的偏差很大。然而,有人认为同质性范围可能包括理想的组成。铈和过渡金属原子分别被16和12个铝原子包围,这对应于Frank-Kasper多面体。相反,铝原子具有由铝原子的五边形和六边形棱柱形成的配位多面体,铝原子被铈和过渡金属原子覆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