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五氟化碘 | 7783-66-6

中文名称
五氟化碘
中文别名
五氟碘
英文名称
iodine pentafluoride
英文别名
pentafluoro-λ5-iodane
五氟化碘化学式
CAS
7783-66-6
化学式
F5I
mdl
——
分子量
221.897
InChiKey
PJIYEPACCBMRL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4°C
  • 沸点:
    104.5°C
  • 密度:
    3,2 g/cm3
  • 溶解度:
    与H2O反应
  • 暴露限值:
    TLV-TWA 2.5 mg(F)/m3 (ACGIH, MSHA, and OSHA).
  • 物理描述:
    Iodine pentafluoride appears as a toxic colorless fuming liquid (m.p. 9° C). Decomposed by water to iodine and hydrofluoric acid. Contact with organic materials may cause their ignition. Corrosive to metals and tissue. Prolonged exposure of the container to fire or heat may result in their violent rupturing and rocketing. Prolonged exposure to low concentrations or short term exposure to high concentrations may result in adverse health effects.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2147483.64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Dermatotoxin - 皮肤烧伤。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毒性数据
LC50(小鼠)= 760 mg/m³
LC50 (mice) = 760 mg/m3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5.1
  • 危险品标志:
    O
  • 安全说明:
    S17,S36/37/39,S45,S7/9
  • 危险类别码:
    R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495
  • 包装等级:
    I
  • 危险类别:
    5.1
  • 储存条件:
    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并将货物与其他危险物品如燃料、酸类及有机物分开存放。

SDS

SDS:5d5beb99e9e30db3aca1b2f4614a2b8b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五氟化碘
化学品英文名称: Iodine pentafluoride;Pentafluoroiodi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783-66-6
分子式: IF 5
分子量: 221.9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五氟化碘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5.1类氧化剂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睛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与水或潮湿空气剧烈反应,放出剧毒和腐蚀性烟雾,吸入会中毒。遇热分解释出高毒的氟、碘烟雾。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流动清水冲洗,涂敷氧化镁甘油软膏。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与水能发生强烈反应。放出剧毒的腐蚀性烟雾。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碘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二氧化碳、干粉。不宜用水。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砂土吸收,铲入提桶,送至空旷地方,然后慢慢倒入大量水中,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果大量泄漏,回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2.5mg(F)/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或白色固体。
pH:
熔点(℃): 9.43
沸点(℃): 100.5
相对密度(水=1): 3.19(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1.33/8.5℃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IF 5
分子量: 221.90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主要用途: 用作氟化剂和燃烧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水、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氟化氢、碘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未见毒性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1014
UN编号: 2495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防止阳光曝晒。应与酸类、易燃物、可燃物、潮湿物品等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 类氧化剂。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五氟化碘(IF₅)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发烟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该物质高反应性,在100.5°C下可蒸馏而不分解;而其分解则在400°C以上的温度开始。虽然五氟化碘不像p-TolIF₂那样受欢迎(因为制备过程中使用了F₂气体,并且它会在空气中通过释放腐蚀性的HF水分解),但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是卤素间化合物中最稳定的之一。

与硅、镁、铜、铁和铬在常温下不发生作用,但在强热时会与钼、钨、磷、砷、锑、硼等元素反应生成相应的氟化物。例如:

  • 2IF₅ + 2Sb → 2 SbF₅ + I₂
  • 6IF₅ + 10B → 10BF₃ + 15I₂
用途

五氟化碘作为一种通用的氟化剂和强氧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例如,它可用于制备全氟烷基碘化物的调聚剂五氟碘代乙烷:

  • 5 CF₂=CF₂ + IF₅ + 2 I₂ → 5 C₂F₅I

此外,IF₅还能与异硫氰代烷反应生成氟代烃的衍生物,并合成其他含氟化合物。然而,由于其难以控制的反应性,五氟化碘很少用于普通有机化合物的氟化。

类别
  • 氧化剂
  • 爆炸物危险特性:遇水爆炸
  •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水、潮气分解剧毒氟化氢气体;遇有机物可燃
  •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燃料、酸、有机物分开存放
灭火剂
  • 干粉
  • 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
  • 接触限值(TLV-TWA):2.5毫克/立方米
  • 最高容许浓度(STEL):5毫克/立方米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五氟化碘 在 HCl 作用下, 以 盐酸 为溶剂, 生成 hydrogen fluoride dimer
    参考文献:
    名称:
    Moissan, H.,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03, vol. 29, p. 8 - 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七氟化碘二氧化硫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五氟化碘
    参考文献:
    名称:
    Ruff, O.; Keim, R., Zeitschrift fur anorganische Chemie, 1930, vol. 193, p. 176 - 186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diotracers in fluorine chemistry. Part IV. Fluorine-18 exchange between labelled alkylfluorosilanesand fluorides, or fluoride methoxides, of tungsten(VI), molybdenum(VI), tellurium(VI), and iodine(V)
    作者:Ronald T. Poole、John M. Winfield
    DOI:10.1039/dt9760001557
    日期:——
    Exchange of 18F between labelled alkylfluorosilanes and fluoride methoxides gives the sequences of rates WF6 < WF5(OMe) WF4(OMe)2 > WF3(OMe)3 > WF2(OMe)4, MoF6 MoF6–n(OMe)n, (n= 4 or 5), and IF4(OMe) > IF5. Exchange with tellurium compounds is too slow to measure. An associative mechanism is proposed for the 18F-exchange reactions, and the exchange rea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similar substitution reactions
    标记的烷基氟硅烷与甲醇的氟化物之间的18 F交换给出速率序列WF 6 WF 3(OMe)3 > WF 2(OMe)4,MoF 6 MoF 6– n(OMe)n,(n = 4或5),并且IF 4(OMe)> IF 5。与碲化合物的交换太慢,无法测量。提出了一种针对18个国家的联系机制将F-交换反应和交换反应与相似的取代反应进行比较。
  •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Reactions of Bismuth Pentafluoride<sup>1</sup>
    作者:Jack Fischer、Edgars Rudzitis
    DOI:10.1021/ja01533a009
    日期:1959.12
    Bismuth pentafluoride was prepared by synthesis from bismuth and fluorine at 500 deg C. Its crystal structure, density of the solid and liquid, triple point temperature, and vapor pressure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latent heat of vaporization and Trouton constant were calculated. Various chemical reactions of bismuth pentifluoride, such as its reduction with hydrogen and fluorination reactions with various
    五氟化铋是由铋和氟在500℃下合成制备的。测定其晶体结构、固液密度、三相点温度和蒸气压,并计算汽化潜热和特劳顿常数。研究了五氟化铋的各种化学反应,如氢还原和与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氟化反应。五氟化铋是一种强氟化剂。(授权)
  •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manganese and rhenium oxide fluorides in low-temperature matrices
    作者:Alan K. Brisdon、John H. Holloway、Eric G. Hope、Paul J. Townson、William Levason、J. Steven Ogden
    DOI:10.1039/dt9910003127
    日期:——
    Five high-oxidation-state metal oxide fluorides, MnO3F, ReO3F, ReO2F3, ReOF5 and ReOF4 have been isolated as molecular species in inert-gas matrices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studied by IR and UV/VIS spectroscopy. In particular, the electronic spectra are described and the principal charge-transfer bands assigned using the optical electronegativity model. This suggested that a new value for χopt(F–)
    低温下已在惰性气体基质中分离出五种高氧化态金属氧化物氟化物MnO 3 F,ReO 3 F,ReO 2 F 3,ReOF 5和ReOF 4作为分子种类,并通过IR和UV / VIS光谱学。特别是描述了电子光谱,并使用光学电负性模型分配了主要的电荷转移带。这表明,对于χ一个新的值选择(F - )的3.6是适当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氟化物。
  • [(C6F5)2IF2][BF4], the First Salt with the Electrophilic Cation [(C6F5)2IF2]+: Synthesis, Reactivity, and Structure
    作者:Hermann-Josef Frohn、André Wenda、Ulrich Flörke
    DOI:10.1002/zaac.200700499
    日期:2008.4
    substitution of hypervalently bonded fluorine atoms in C6F5IF4 was performed with C6F5BF2 and resulted in the new salt [(C6F5)2IF2][BF4]. The iodonium(V) salt was characterized by multi-NMR and Raman spectroscopy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fluorinating ability of the new electrophilic cation [(C6F5)2IF2]+ was exemplified in reactions with monovalent iodine compounds (C6F5I, p-FC6H4I
    C6F5IF4 中高价键合的氟原子被 C6F5BF2 取代,产生了新的盐 [(C6F5) 2IF2] [BF4]。碘鎓 (V) 盐通过多核磁共振和拉曼光谱以及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进行表征。新的亲电阳离子 [(C6F5) 2IF2] + 的氟化能力在与单价碘化合物(C6F5I、p-FC6H4I 和 I2)和缺电子的三(有机基)pnictanes ER3(E = P,As , Sb, Bi; R = C6F5)。在 MeCN 中与 CsF 的多相反应中,[(C6F5) 2IF2] + 阳离子形成双核 [(C6F5) 2IF2} 2F] + 阳离子。
  • On the vibrational assignment and bond angles in chromyl fluoride
    作者:Ian R. Beattie、Colin J. Marsden、J. Steven Ogden
    DOI:10.1039/dt9800000535
    日期:——
    Gas-phase Raman and matrix i.r. spectra are reported for CrO2F2. An unambiguous vibrational assignment has been made for the stretching modes, and the bond angles estimated as O–Cr–O 102.5 and F–Cr–F 124°. The differences in structural patterns between transition-metal and main-group oxyhalides are emphasized and discussed.
    报告了CrO 2 F 2的气相拉曼光谱和基质ir光谱。对拉伸模式进行了明确的振动分配,结合角估计为O–Cr–O 102.5和F–Cr–F 124°。强调和讨论了过渡金属和主族卤氧化物之间的结构模式差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