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7-dihydroxy-6-O-β-D-glucopyranosylxanth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7-dihydroxy-6-O-β-D-glucopyranosylxanthone
英文别名
hyperelatone F
1,7-dihydroxy-6-O-β-D-glucopyranosylxanth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8O10
mdl
——
分子量
406.346
InChiKey
HKBPSQPXGWPCTO-LQDZTQB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6
  • 重原子数:
    29.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170.05
  • 氢给体数:
    6.0
  • 氢受体数:
    1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7-dihydroxy-6-O-β-D-glucopyranosylxanthone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葡萄糖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金丝桃地上部分的多环聚异戊二烯化酰基间苯三酚和酚类代谢物及其神经保护和抗神经炎症活性
    摘要:
    对金丝桃地上部分的植物化学研究导致分离出一种以前未描述的多环聚异戊二烯化酰基间苯三酚衍生物,hyperelatone A,七种以前未描述的酚类代谢物,hyperelatones BH,以及十种已知的类似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光谱、HRESIMS 实验、单晶 X 射线衍射和实验和计算 ECD 光谱的比较以及化学衍生化,阐明了超弹性体 AH 的结构。评估了所有化合物对过氧化氢 (H2O2) 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 PC-12 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活性和对 BV-2 小胶质细胞中脂多糖 (LPS) 诱导的一氧化氮 (NO) 产生的抑制作用。Hyperelatones BD 和 H,辛可宁 Ib,和tenuiside A 在1.0-100.0 μM 的浓度下显示出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Hyperelatones D、G 和 H、(-)-表儿茶素、tenuiside A 和 (Z)-3-己烯基-β-D
    DOI:
    10.1016/j.phytochem.2018.12.0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ycyclic polyprenylated acylphloroglucinol and phenolic metabolite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Hypericum elatoides and their neuroprotective and anti-neuroinflammatory activities
    作者:Xi-Tao Yan、Zhen An、Yucui Huangfu、Yuan-Teng Zhang、Chun-Huan Li、Xin Chen、Pei-Liang Liu、Jin-Ming Gao
    DOI:10.1016/j.phytochem.2018.12.011
    日期:2019.3
    A phytochemical study on the aerial parts of Hypericum elatoides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a previously undescribed polycyclic polyprenylated acyl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 hyperelatone A, seven previously undescribed phenolic metabolites, hyperelatones B-H, along with ten known analogues. The structures of hyperelatones A-H were elucidated by 1D and 2D NMR spectroscopy, HRESIMS experiment, single-crystal
    对金丝桃地上部分的植物化学研究导致分离出一种以前未描述的多环聚异戊二烯化酰基间苯三酚衍生物,hyperelatone A,七种以前未描述的酚类代谢物,hyperelatones BH,以及十种已知的类似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光谱、HRESIMS 实验、单晶 X 射线衍射和实验和计算 ECD 光谱的比较以及化学衍生化,阐明了超弹性体 AH 的结构。评估了所有化合物对过氧化氢 (H2O2) 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 PC-12 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活性和对 BV-2 小胶质细胞中脂多糖 (LPS) 诱导的一氧化氮 (NO) 产生的抑制作用。Hyperelatones BD 和 H,辛可宁 Ib,和tenuiside A 在1.0-100.0 μM 的浓度下显示出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Hyperelatones D、G 和 H、(-)-表儿茶素、tenuiside A 和 (Z)-3-己烯基-β-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