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4-dihydroxyphenethyl)-1-methylpyrrole-2-carbox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4-dihydroxyphenethyl)-1-methylpyrrole-2-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N-[2-(3,4-dihydroxyphenyl)ethyl]-1-methylpyrrole-2-carboxamide
N-(3,4-dihydroxyphenethyl)-1-methylpyrrole-2-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6N2O3
mdl
——
分子量
260.293
InChiKey
WINGBLHBLCRXI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74.5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基-2-吡咯羧酸盐酸多巴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反应 18.5h, 以55%的产率得到N-(3,4-dihydroxyphenethyl)-1-methylpyrrole-2-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Towards chemically bonded p–n heterojunctions through surface initiated electrodeposition of p-type conducting polymer inside TiO2 nanotubes
    摘要:
    提高界面附着力是提高和保证有机-无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稳定的关键。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一种概念验证方法,即使用仿生引发剂引发 TiO2 纳米管内吡咯的现场电化学聚合,从而提高同轴 p-n 纳米杂化物形成过程中的粘附力。 N-(3,4-二羟基苯乙基)-吡咯-2-甲酰胺 (Dop-Py) 的新型双功能锚受到贻贝粘附蛋白的启发,可以牢固地锚定在 TiO2 上,从而为引发电聚合提供了接枝单体。与没有仿生引发剂相比,可以实现更快的聚合速率和更大的聚吡咯(PPy)密度。此外,PPy 和 TiO2 之间的界面粘附力显着增强,因此阻抗表征表明电荷转移效率提高,表明这是制造有序有机/无机 p-n 异质结的有前途的策略。
    DOI:
    10.1039/c0jm0074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