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gentian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gentianol
英文别名
——
gentian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1NO3
mdl
——
分子量
193.202
InChiKey
CCRLGWUTLKUGB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5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59.42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龙胆苦苷 在 β-glucosidase from Oriental yeast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以11%的产率得到genti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羟胺存在下酶促水解Swertiamarin合成龙胆碱N-氧化物及其与龙胆碱和龙胆醇的反应途径
    摘要:
    龙胆碱是龙胆苦苷和苦味松的代谢产物。对于龙胆碱,已经报道了几种生物活性,例如抗炎和抗糖尿病活性以及降压作用。龙胆苷在龙胆根或龙胆子根中的含量为0.9–9.8%,而龙胆苦苷在龙胆草中的含量为2–10%。这些天然产物可能是合成龙胆碱的潜在原料。这项研究描述了在羟胺存在下,β-葡糖苷酶催化龙胆苦苷和苦味苦素水解,得到龙胆碱N-氧化物,它可以是龙胆碱衍生物的合成前体。Swertiamarin的酶水解选择性地以81%的产率提供了龙胆碱N-氧化物,而龙胆苦苷则提供了龙胆碱N-氧化物和庚醇N-氧化物。还研究了导致龙胆碱,龙胆醇及其氮氧化物的合理反应途径。
    DOI:
    10.1016/j.tetlet.2019.01.0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龙胆胺 龙胆定碱 西藏龙胆碱 萤光红BK 苯酰胺,N-(1,5,7,8-四氢-4-羰基-4H-吡喃并[4,3-b]吡啶-3-基)- 秦艽碱丙 秦艽甲素 盐酸伊立替康杂质20 溶剂红197 吡喃联氮基[2,1-c][1,4]苯并噁嗪,1,2,3,4,4a,5-六氢-(9CI) 伊立替康杂质29 α.-D-核-七吡喃糖苷-6-酮糖,甲基3,7-二脱氧-2-O-甲基-4-O-(苯基甲基)- N-(3,4-二氢-2H-吡喃并[3,2-b]吡啶-4-基)-n-甲基甘氨酸 N-(2-(4-甲氧苯基)乙烯基)-吡咯烷-2,5-二酮 8-碘-3,4-二氢-2H-吡喃并[3,2-c]吡啶 7H-噻喃并[2,3-d]嘧啶 7-溴-2H-吡喃并[3,2-b]吡啶 7-氯-3,4-二氢-2H-吡喃并[2,3-B]吡啶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中间体 7,8-二氢-6H-硫代吡喃并[3,2-d]嘧啶-2,4-二醇 7,8-二氢-5H-吡喃并[4,3-b]吡啶-3-胺 7,8-二氢-2-(甲硫基)-3H-噻喃并[3,2-d]嘧啶-4(6H)-酮 6H-噻喃并[3,2-d]嘧啶 6-碘-3,4-二氢-2h-吡喃并[3,2-b]吡啶-8-甲醛 6-碘-3,4-二氢-2h-吡喃并[3,2-b]吡啶 6-甲基-3,4-二氢吡喃并[4,3-d]吡啶-1-酮 6-溴-2H-吡喃并[2,3-b]吡啶-4(3H)-酮 6-溴-2-苯基-2H-吡喃并[2,3-b]吡啶 6-溴-2-(4-甲基苯基)-3,4-二氢-2H-吡喃并[2,3-b]吡啶 6-溴-2-(3,4-二氯苯基)-3,4-二氢-2H-吡喃并[2,3-b]吡啶 6-氯-2-(4-氯苯基)-3,4-二氢-2H-吡喃并[2,3-b]吡啶 6-氯-2-(3,4-二氯苯基)-3,4-二氢-2H-吡喃并[2,3-b]吡啶 6-(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硼烷-2-基)-3,4-二氢-2H-吡喃[2,3-b]吡啶 6,8-二碘-3,4-二氢-2H-吡喃[3,2-b]吡啶 5H-噻喃并[2,3-d]嘧啶 5-氧杂-10-氮杂三环[6.2.1.04,9]十一碳-1,3,7,9-四烯 5,8-二氢-6H-吡喃并[3,4-b]吡啶 4H-吡喃并[2,3-b]吡啶-4-酮,6-氯-2,3-二氢-2-甲基-,(R)- 4H-吡喃并[2,3-b]吡啶-4-酮 4-羟甲基-3,4-二氢-2H-吡喃[3,2-B]吡啶-4-醇 4-甲基-7-吗啉基-2H-吡喃并[2,3-b]吡啶-2-酮 4-乙基-7,8-二氢-4-羟基-1H-吡喃并[3,4-f]吲嗪-3,6,10(4H)-三酮 4,4',5'-三甲基氮杂补骨脂素 4'-乙基-7',8'-二氢-螺[1,3-二氧戊环-2,6'(3'H)-[1H]吡喃并[3,4-f]吲哚嗪]-3',10'(4′H)-二酮-d5 4'-乙基-7',8'-二氢-4'-羟基-螺[1,3-二氧戊环-2,6'(3'H)-[1H]吡喃并[3,4-f]吲哚嗪]-3′,10′(4′H)-二酮-d5 3-异噻唑甲酰胺,N-(4-氯-7,8-二氢-5H-吡喃并[4,3-b]吡啶-3-基)- 3-(二烯丙基氨基)-7-氧代-7H-苯并吡喃并[3',2':3,4]吡啶并[1,2-a]苯并咪唑-6-甲腈 3-(4-羟苯在)-4H-吡喃[2,3-B]吡啶-4-酮 3,4-二氢-4-亚甲基-(9ci)-2H-吡喃并[3,2-b]吡啶 3,4-二氢-2h-吡喃并[3,2-b]吡啶-8-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