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3-Chlorophenyl)piperazine-1-butyro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3-Chlorophenyl)piperazine-1-butyronitrile
英文别名
4-[4-(3-Chlorophenyl)piperazin-1-yl]butanenitrile
4-(3-Chlorophenyl)piperazine-1-butyro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8ClN3
mdl
MFCD01571152
分子量
263.77
InChiKey
BXRPHRDCYXUHD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3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3-Chlorophenyl)piperazine-1-butyronitrile叠氮化钠 生成 5-[3-[4-(3-Chlorophenyl)-1-piperazinyl]propyl]-1H-tet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YEVICH, J. P.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氯丁腈1-(3-氯苯基)哌嗪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4-(3-Chlorophenyl)piperazine-1-butyr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Src信号通路具有抗神经炎作用的新型帕金森氏病候选药物
    摘要: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许多药物治疗方法,但大多数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能够阻止疾病进展并允许长期给药的新型治疗策略。神经炎症在PD的发病机理中起关键作用。在这里,我们报告发现和优化间苯三酚衍生物,一类新型的抗神经炎化合物。对命中化合物3-甲基-1-(2,4,6-三羟基苯基)丁-1-的结构修饰产生了43种衍生物,包括临床前候选药物(化合物21),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神经炎作用,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性。在中等致死剂量下小鼠血脑屏障穿透力和理想的安全裕度(LD 50)> 5000 mg / kg。分别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和MPTP / probenecid(prob)诱导的亚急性和慢性PD模型以及α-突触核蛋白转基因模型中证明了其体内功效老鼠。机理研究表明,通过靶向10号染色体(PTEN)/ Akt信号缺失的Src
    DOI:
    10.1021/acs.jmedchem.6b009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3,4-oxadiazole pyschotropic compounds
    申请人:Bristol-Myers Company
    公开号:US04784998A1
    公开(公告)日:1988-11-15
    Psychotropic 1,3,4-oxadiazole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tranquilizers, analgesics and antidepressants.
    精神药物1,3,4-噁二唑化合物及其作为镇静剂、止痛剂和抗抑郁药物的用途。
  • YEVICH, J. P.
    作者:YEVICH, J. P.
    DOI:——
    日期:——
  • A Novel Parkinson’s Disease Drug Candidate with Potent Anti-neuroinflammatory Effects through the Src Signaling Pathway
    作者:Ya-Dan Wang、Xiu-Qi Bao、Song Xu、Wen-Wen Yu、Sheng-Nan Cao、Jin-Ping Hu、Yan Li、Xiao-Liang Wang、Dan Zhang、Shi-Shan Yu
    DOI:10.1021/acs.jmedchem.6b00976
    日期:2016.10.13
    mice at a median lethal dose (LD50) >5000 mg/kg. Its in vivo efficacy was demonstrated in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 and MPTP/probenecid (prob)-induced subacute and chronic PD models, respectively, and α-synuclein transgenic mice. Mechanistic studies revealed neuroinflammation inhibition by targeting Src/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 (PTEN)/Akt signaling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许多药物治疗方法,但大多数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能够阻止疾病进展并允许长期给药的新型治疗策略。神经炎症在PD的发病机理中起关键作用。在这里,我们报告发现和优化间苯三酚衍生物,一类新型的抗神经炎化合物。对命中化合物3-甲基-1-(2,4,6-三羟基苯基)丁-1-的结构修饰产生了43种衍生物,包括临床前候选药物(化合物21),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神经炎作用,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性。在中等致死剂量下小鼠血脑屏障穿透力和理想的安全裕度(LD 50)> 5000 mg / kg。分别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和MPTP / probenecid(prob)诱导的亚急性和慢性PD模型以及α-突触核蛋白转基因模型中证明了其体内功效老鼠。机理研究表明,通过靶向10号染色体(PTEN)/ Akt信号缺失的Sr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