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naphthalene-2-amido)benz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naphthalene-2-amido)benz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3-(naphthalene-2-carbonylamino)benzoate
methyl 3-(naphthalene-2-amido)benz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5NO3
mdl
——
分子量
305.333
InChiKey
WDFIZNDGLQBLQ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3-(naphthalene-2-amido)benzo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366 mg的产率得到3-(2-naphthamido)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从头设计,合成和评估作为Mcl-1高选择性结合剂的苄基哌嗪衍生物
    摘要:
    在开发抗凋亡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蛋白(例如Bcl-2,Bcl-x L和Mcl-1)的小分子抑制剂方面已作了相当大的努力,以开发新型的抗癌药物疗法。与整个家族的一般抑制剂不同,每种成员蛋白的选择性抑制剂有望减少过度表达不同Bcl-2家族蛋白的癌症在化疗中的不良副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基于计算算法的结果,设计了四个系列的苄基哌嗪衍生物作为合理的Bcl-2抑制剂。总共合成了81种化合物,并测量了它们与Bcl-2,Bcl-x L和Mcl-1的结合亲和力。令人鼓舞的是,22种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在微摩尔范围内(K i < 20μM)至少一种靶蛋白。此外,观察到一些化合物是高选择性的粘结剂以Mcl-1的,没有可检测的结合Bcl-2的或Bcl-X大号,其中最有效的一个具有ķ我的0.18值μ中号为Mcl-1的。四种选定化合物与Mcl-1和Bcl-x L的结合模式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出
    DOI:
    10.1002/cmdc.20130031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从头设计,合成和评估作为Mcl-1高选择性结合剂的苄基哌嗪衍生物
    摘要:
    在开发抗凋亡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蛋白(例如Bcl-2,Bcl-x L和Mcl-1)的小分子抑制剂方面已作了相当大的努力,以开发新型的抗癌药物疗法。与整个家族的一般抑制剂不同,每种成员蛋白的选择性抑制剂有望减少过度表达不同Bcl-2家族蛋白的癌症在化疗中的不良副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基于计算算法的结果,设计了四个系列的苄基哌嗪衍生物作为合理的Bcl-2抑制剂。总共合成了81种化合物,并测量了它们与Bcl-2,Bcl-x L和Mcl-1的结合亲和力。令人鼓舞的是,22种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在微摩尔范围内(K i < 20μM)至少一种靶蛋白。此外,观察到一些化合物是高选择性的粘结剂以Mcl-1的,没有可检测的结合Bcl-2的或Bcl-X大号,其中最有效的一个具有ķ我的0.18值μ中号为Mcl-1的。四种选定化合物与Mcl-1和Bcl-x L的结合模式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出
    DOI:
    10.1002/cmdc.2013003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Potent Inhibitors of <i>Streptococcus mutans</i> Biofilm with Antivirulence Activity
    作者:Bhavitavya Nijampatnam、Parmanand Ahirwar、Piyasuda Pukkanasut、Holly Womack、Luke Casals、Hua Zhang、Xia Cai、Suzanne M. Michalek、Hui Wu、Sadanandan E. Velu
    DOI:10.1021/acsmedchemlett.0c00373
    日期:2021.1.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