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8'-bis(dimethylamino)-1,1'-binaphthy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8'-bis(dimethylamino)-1,1'-binaphthyl
英文别名
8-[8-(dimethylamino)naphthalen-1-yl]-N,N-dimethylnaphthalen-1-amine
8,8'-bis(dimethylamino)-1,1'-binaphthy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4H24N2
mdl
——
分子量
340.468
InChiKey
MZWZBNIMKYFXS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9
  • 重原子数:
    26.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6.4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8-dimethylamino-1-naphthyllithium*(diethyl ether) 在 copper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0%的产率得到8,8'-bis(dimethylamino)-1,1'-binaphthyl
    参考文献:
    名称:
    8-(二甲基氨基)萘铜(I),一种新型的稳定的有机铜化合物,具有异常的结构特征。它的合成,晶体结构(X射线)和反应性
    摘要:
    描述了含有刚性8-(二甲基氨基)萘基的不溶于烃和醚的有机铜化合物的合成和分离。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其结构为四核铜聚集体,其中的Cu原子排列成平行四边形(Cu…Cu 2.407(2)和2.430(2)Å),并由三中心,两电子桥联而成。 C(ipso)(萘基的Cu-C 2.025(6)Å均值)。胺配体与相对的铜原子成对配位。因此,铜聚集体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Cu原子,涉及两个亲核的两个配位点和两个亲电的四个配位点,这表明它们具有很强的铜酸盐特性。有机铜化合物与几种铜(I)盐的反应导致形成联萘和二甲基氨基萘或稳定的混合铜簇,具体取决于铜盐中的阴离子。用乙炔二铜化合物,不添加锂或镁的盐,得到(顺式)加成产物8-ME 2 NnaphthylC(CO 2 Me)的= C(CO 2我)关于四核有机铜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讨论了这些反应。
    DOI:
    10.1016/0022-328x(87)8040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8-Disubstituted Naphthalenes by Directed Metalation and Subsequent Lithium-Manganese Exchange, Including Copper Catalysis
    作者:Christoph Kiefl、Albrecht Mannschreck
    DOI:10.1055/s-1995-4036
    日期:1995.8
    Directed lithiation of 1-dimethylamino- and 1-methoxynaphthalene, followed by Li-Mn exchange and reaction with electrophiles, provides regioselective syntheses of previously unknown racemic thioamides 2, 11 and 12, and ketones 5-8.
    1-二甲基基-1-甲氧基萘的定向化,然后是-交换和与亲电试剂的反应,提供了以前未知的消旋代酰胺2、11和12以及酮5-8的位点选择性合成。
  • Triel tris(aminoaryl)aluminum, gallium, and indium complexes and their homocoupling reactions mediated by NiBr2
    作者:Omar J. Garcia、Mariana L. Díaz-Ramírez、Bruno Donnadieu、Miguel-Ángel Muñoz-Hernández
    DOI:10.1016/j.poly.2023.116752
    日期:2024.1
    Here, we present the synthesis,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studies on the bonding situation of group 13 tris(o-aminoaryl) complexes, [M(C6H4(o-NMe2))3] (1–3) and [M(C10H6(o-NMe2))3] (4–6) where M = Al, Ga, In. X-ray and DFT structural parameter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inspection of the 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MEP) of related triaryl, MAr3, models where Ar = C6H4
    在此,我们介绍了第 13 族三(邻基芳基)配合物 [M(C 6 H 4 (o-NMe 2 )) 3 ] ( 1 – 3 ) 的合成、光谱表征、结构分析和成键情况研究。) 和 [M(C 10 H 6 (o-NMe 2 )) 3 ] ( 4 – 6 ) 其中 M = Al、Ga、In。X 射线和 DFT 结构参数,结合相关三芳基 MAr 3模型(其中 Ar = C 6 H 4、 C 10 H 6 )的分子静电势 (MEP) 检查,表明1 – 6存在两个部分极性共价分子内 M-N triel 键。有趣的是,配合物3和6通过范德华相互作用结合第三个氮原子。1 – 3与 NiBr 2在 25 °C 下进行化学计量反应,以1和3作为亲核试剂,以高达 73% 的分离产率提供自偶联产物双邻二甲氨基苯基 ( 7 )。而4 – 6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或在 100 °C 下表现不佳,根据 GC-MS提供痕量或至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