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amino-4-(2-fluorophenyl)-4H-chromene-3-carbo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amino-4-(2-fluorophenyl)-4H-chromene-3-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4S)-2-amino-4-(2-fluorophenyl)-4H-chromene-3-carbonitrile
(S)-2-amino-4-(2-fluorophenyl)-4H-chromene-3-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1FN2O
mdl
——
分子量
266.275
InChiKey
ZRQAZIUSYPJAMP-HNNXBMF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5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2-氟苯基)亚甲基]丙二腈2-羟基苯硼酸 在 [RhCl((R,R)-Ph-bod)]2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82%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铑催化的不对称合成2-氨基-4H-色烯的共轭加成/环化级联反应
    摘要:
    据报道,通过级联的铑催化的共轭加成反应/杂类索普-齐格勒反应,对氨基选择性合成2-氨基-4 H-色烯。使用手性二烯配位的铑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可获得中等至良好的收率(高达98%)和高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2%ee)。该方案弥补了4-芳基2-氨基-4 H-色烯不对称合成中的方法学缺陷。
    DOI:
    10.1039/d0ob02404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rhodium-catalysed conjugate addition/cyclization cascade for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2-amino-4<i>H</i>-chromenes
    作者:Zhiqian Chang、Huilong Zhu、Changhui Wu、Junhao Xing、Xiaowei Dou
    DOI:10.1039/d0ob02404j
    日期:——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2-amino-4H-chromenes via the cascade rhodium-catalysed conjugate addition/hetero Thorpe–Ziegler reaction is reported.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up to 98%) and high enantioselectivities (up to 92% ee) were obtained with a chiral diene-coordinated rhodium complex as the catalyst. This protocol remedies the methodological deficiency in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4-aryl 2-amino-4H-chromenes
    据报道,通过级联的铑催化的共轭加成反应/杂类索普-齐格勒反应,对氨基选择性合成2-氨基-4 H-色烯。使用手性二烯配位的铑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可获得中等至良好的收率(高达98%)和高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2%ee)。该方案弥补了4-芳基2-氨基-4 H-色烯不对称合成中的方法学缺陷。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檀色烯 黄檀素 铁力木苦素 贝伐他汀 红厚壳内酯 头孢克肟侧链酸活性酯 外消旋6-甲氧羰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外消旋-6-甲基-4-苯基-2-色满醇 塞曲司特 四甲基罗丹明-5-马来酰亚胺 乙酮,1-[8-(4-羟基-3,5-二甲氧苯基)-6-甲基-8H-1,3-二噁唑并[4,5-g][1]苯并吡喃-7-基]- N,N-二乙基-4-(5-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4'-哌啶]-4-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L-苯丙氨酸,N-[(7-羟基-2-羰基-4-苯基-2H-1-苯并吡喃-8-基)甲基]- Atto590NHS酯 8-羟基-4-苯基-2-3,4-二氢苯并吡喃酮 8-乙酰基-5,7-二羟基-4-苯基色烯-2-酮 8-(4-甲氧苯基)-6-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羟基-3-甲氧苯基)-7-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甲氧苯基)-6,7-二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4-二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6,7-二甲基-7,8-二氢吡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 7-羟基-8-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羟基-6-戊基-4-苯基色烯-2-酮 7-羟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4-羟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3-吡啶基)-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4-甲氧基苯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3-三氟甲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3-甲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3-(4-甲氧苯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氧基-8-甲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3-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7-溴-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乙酰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乙氧基-4-苯基-2H-色烯-2-酮 7-[4-(1-乙基-1-羟基-丙基)-[1,2,3]三唑-1-基甲基]-4-(3-氟-苯基)-色烯-2-酮 7-(溴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8-二羟基-4-苯基香豆素 7,8-二乙酰氧基-4-苯基香豆素 6-羧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6-羟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6-甲氧基-7-甲基-8-(3,4,5-三甲氧苯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 6-甲基-6-吡咯烷-1-基-8-(3,4,5-三甲氧基苯基)-7,8-二氢吡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7-羧酸乙酯 6-甲基-4-苯基香豆素 6-甲基-4-苯基色满-2-酮 6-甲基-4-(4-甲基苯基)-3-苯基色烯-2-酮 6-溴-3,4-二氢-4-苯基-2H-1-苯并吡喃-2-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