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3-nitro-benzene)-<1 azo 3>-(4-hydroxy-toluene)
(3-nitro-benzene)-<1 azo 3>-(4-hydroxy-toluene) | 19020-84-9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偶氮苯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nitro-benzene)-<1 azo 3>-(4-hydroxy-toluene)
英文别名
4-Methyl-2-(3-nitro-phenylazo)-phenol;(3-Nitro-benzol)-(1 azo 2)-p-kresol;(3-Nitro-benzol)-(1 azo 3)-(4-oxy-toluol);3'-Nitro-6-oxy-3-methyl-azobenzol;m-Nitro-benzol-azo-p-kresol;3-Nitro-2'-hydroxy-5'-methyl-azobenzol;2-Hydroxy-5-methyl-3'-nitroazobenzene;4-methyl-2-[(3-nitrophenyl)diazenyl]phenol
CAS
19020-84-9
化学式
C
13
H
11
N
3
O
3
mdl
——
分子量
257.249
InChiKey
SWSBVHVOJBXEO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重原子数:
19
可旋转键数:
2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拓扑面积:
90.8
氢给体数:
1
氢受体数:
5
SDS
SDS:3ec1f29ccba9a4a8bdf0a6e905acf7e3
查看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nitro-benzene)-<1 azo 3>-(4-hydroxy-toluene)
在 hydrazine hydr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5,5-dimethyl-1,3-cyclohexadiene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式I所示的偶氮染料中间体加入水合肼还原至如式II所示的中间体氮氧化物,再使用氢气将其还原至如III所示的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其中,式I为:式II为:式III为:具有产生的废水较为环保的效果。
公开号:
CN106008378A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酚
、
4-硝基氯化重氮苯
在 alkali 作用下, 生成
(3-nitro-benzene)-<1 azo 3>-(4-hydroxy-toluene)
参考文献:
名称:
Meldola; Hanes,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894, vol. 65, p. 841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Hayakawa, Y., 1957, vol. 2, p. 145 - 156
作者:
Hayakawa, Y.
DOI:
——
日期:
——
Kaneniwa, N., 1957, vol. 7, p. 56 - 63
作者:
Kaneniwa, N.
DOI:
——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u: MVol.B4, 180, page 1847 - 1849
作者:
DOI:
——
日期:
——
Meldola; Hanes,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894, vol. 65, p. 841
作者:
Meldola、Hanes
DOI:
——
日期:
——
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
启东金美化学有限公司
公开号:
CN106008378A
公开(公告)日:
2016-10-1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式I所示的偶氮染料中间体加入水合肼还原至如式II所示的中间体氮氧化物,再使用氢气将其还原至如III所示的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其中,式I为:式II为:式III为:具有产生的废水较为环保的效果。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黑洞猝灭剂-2,BHQ-2ACID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24S)-
颜料橙61
阿利新黄GXS
阳离子红X-GTL
阳离子红5BL
阳离子橙RN
阳离子橙GLH
间甲基红
镨(3+)丙烯酰酸酯
镍酸酯(1-),[3-羟基-4-[(4-甲基-3-硫代苯基)偶氮]-2-萘羧酸根(3-)]-,氢
钴,[二[m-[[1,2-二苯基-1,2-乙二酮1,2-二(肟酸根-kO)](2-)]]四氟二硼酸根(2-)-kN1,kN1',k2,kN2']-,(SP-4-1)-
钠5-氯-2-羟基-3-[(2-羟基-4-{[(4-甲基苯基)磺酰基]氧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5-[[3-[[5-[[4-[[[4-[(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苯基]氨基]羰基]苯基]偶氮]-2,4-二羟基苯基]偶氮]-4-羟基苯基]偶氮]水杨酸盐
钠4-[(4-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酯
钠4-[(4-{[4-(二乙基氨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4-({3-甲氧基-4-[(4-甲氧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钠3-({5-甲氧基-4-[(4-甲氧基苯基)偶氮]-2-甲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酯
重氮基烯,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
重氮基烯,[4-[(2-乙基己基)氧代]-2,5-二甲基苯基](4-硝基苯基)-
重氮基烯,(2-氯苯基)苯基-
酸性金黄G
酸性棕S-BL
酸性媒介棕6
酸性媒介棕48
酸性媒介棕4
酸性媒介棕24
邻氨基偶氮甲苯
达布氨乙基甲硫基磺酸盐
赛甲氧星
茴香酸盐己基
苯重氮化,2-甲氧基-5-甲基-4-[(4-甲基-2-硝基苯基)偶氮]-,氯化
苯酰胺,4-[4-(2,3-二氢-1,4-苯并二噁英-6-基)-5-(2-吡啶基)-1H-咪唑-2-基]-
苯胺棕
苯胺,4-[(4-氯-2-硝基苯基)偶氮]-
苯甲酸,2-[3-[4-(苯偶氮基)苯基]-1-三氮烯基基]-
苯基-(4-苯基偶氮苯基)二氮烯
苯基-(4-哌啶-1-基苯基)二氮烯
苯基-(4-吡咯烷-1-基苯基)二氮烯
苯乙酸,-α-,4-二甲基-,(-alpha-S)-(9CI)
苏丹红
苏丹橙G
苏丹Ⅳ
膦酸,[(2-羟基苯基)[[4-(苯偶氮基)苯基]氨基]甲基]-,二乙基酯
脂绯红
耐晒深蓝R盐
耐晒枣红GBC
羰基[苯基(丙烷-2-基)氨基]乙酸
美沙拉嗪杂质06
美沙拉嗪杂质05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methyl 4-((4-fluorophenyl)amino)-3-nitrobenzoate
下一个:(Z)-N-methyl-2-(5-nitro-2-oxoindolin-3-ylidene)hydrazinecarbothioam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