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utyl 4-methylthiophene-2-carboxylate | 1334225-2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utyl 4-methylthiophene-2-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Butyl 4-methylthiophene-2-carboxylate
butyl 4-methylthiophene-2-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334225-20-5
化学式
C10H14O2S
mdl
——
分子量
198.286
InChiKey
ZNAQGSCPDCJEH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4.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基噻吩-2-甲醛正丁醇2-巯基丙酸乙酯2,4,5,6-四(9H-咔唑-9-基)异酞腈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9 %的产率得到butyl 4-methylthiophene-2-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醛/醇与醇的无金属无受体脱氢交叉偶联
    摘要:
    尽管在过去十年中,过渡金属催化的脱氢交叉偶联反应在获得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无金属无受体的脱氢交叉偶联反应仍然稀缺且非常可取。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用于碳-杂原子和碳-碳键形成的稳健的无金属无受体脱氢交叉偶联。通过有机光催化剂4CzIPN和硫醇在蓝光照射下的协同催化,醛与醇或两种不同醇的交叉偶联反应顺利进行,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以令人满意的收率提供相应的酯类以及氢气的释放。这种无金属的氧化还原中性过程也实现了导致芴酮衍生物的脱氢分子内酰化。机理研究表明,在光催化条件下,酰基会产生并随后氧化成其阳离子。
    DOI:
    10.1039/d2gc04594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Aerobic Oxidative CH/NH Carbonylation of Heteroarenes under Base-Free Conditions
    作者:Hua Zhang、Dong Liu、Caiyou Chen、Chao Liu、Aiwen Lei
    DOI:10.1002/chem.201101300
    日期:2011.8.22
    balloon pressure of CO, the direct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various heteroarenes with different alcohols was achieved in good to high yields with air as the oxidant in the presence of PdCl2(PPh3)2 (see scheme). Notably,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carried out under base‐free conditions. The reaction showed remarkably high regioselectivity and presents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清除空气!通过使用CO的球囊压力,在存在PdCl 2(PPh 3)2的情况下,以空气作为氧化剂,可以以高至高产率实现各种杂芳烃与不同醇的直接氧化羰基化反应(参见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化是在无碱条件下进行的。该反应显示出极高的区域选择性,并为羧酸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环境友好的方案。
  • Metal-free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ve cross-coupling of aldehydes/alcohols with alcohols
    作者:Xiaona Yang、Yunfei Guo、Hong'en Tong、Rongfang Liu、Rong Zhou
    DOI:10.1039/d2gc04594j
    日期:——
    reaction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for accessing carbon–carbon and carbon–heteroatom bond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metal-free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ve cross coupling is still scarce and highly desirable. Herein we report a robust metal-free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ve cross-coupling for both carbon–heteroatom and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By synergistic catalysis of the organophotocatalyst
    尽管在过去十年中,过渡金属催化的脱氢交叉偶联反应在获得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无金属无受体的脱氢交叉偶联反应仍然稀缺且非常可取。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用于碳-杂原子和碳-碳键形成的稳健的无金属无受体脱氢交叉偶联。通过有机光催化剂4CzIPN和硫醇在蓝光照射下的协同催化,醛与醇或两种不同醇的交叉偶联反应顺利进行,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以令人满意的收率提供相应的酯类以及氢气的释放。这种无金属的氧化还原中性过程也实现了导致芴酮衍生物的脱氢分子内酰化。机理研究表明,在光催化条件下,酰基会产生并随后氧化成其阳离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罗洛尔 阿替卡因 阿克兰酯 锡烷,(5-己基-2-噻吩基)三甲基- 邻氨基噻吩(2盐酸) 辛基5-(1,3-二氧戊环-2-基)-2-噻吩羧酸酯 辛基4,6-二溴噻吩并[3,4-b]噻吩-2-羧酸酯 辛基2-甲基异巴豆酸酯 血管紧张素IIAT2受体激动剂 葡聚糖凝胶LH-20 苯螨噻 苯并[c]噻吩-1-羧酸,5-溴-4,5,6,7-四氢-3-(甲硫基)-4-羰基-,乙基酯 苯并[b]噻吩-2-胺 苯并[b]噻吩-2-胺 苯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噻吩-2-基亚甲基]-胺 苯基-(5-氯噻吩-2-基)甲醇 苯乙酸,-α--[(1-羰基-2-丙烯-1-基)氨基]- 苯乙酰胺,3,5-二氨基-a-羟基-2,4,6-三碘- 苯乙脒,2,6-二氯-a-羟基- 腈氨噻唑 聚(3-丁基噻吩-2,5-二基),REGIOREGULAR 硝呋肼 硅烷,(3-己基-2,5-噻吩二基)二[三甲基- 硅噻菌胺 盐酸阿罗洛尔 盐酸阿罗洛尔 盐酸多佐胺 甲酮,[5-(1-环己烯-1-基)-4-(2-噻嗯基)-1H-吡咯-3-基]-2-噻嗯基- 甲基5-甲酰基-4-甲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乙氧基-3-羟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乙基-3-肼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氯甲酰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氯乙酰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氨基甲基)噻吩-2-羧酸酯 甲基5-(4-甲氧基苯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4-甲基苯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1,3-二氧戊环-2-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4-硝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4-氰基-5-(4,6-二氨基吡啶-2-基)偶氮-3-甲基噻吩-2-羧酸酯 甲基4-氨基-5-(甲硫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4-{[(2E)-2-(4-氰基苯亚甲基)肼基]磺酰}噻吩-3-羧酸酯 甲基4-(氯甲酰基)-3-噻吩羧酸酯 甲基4-(氨基磺酰基氨基)-3-噻吩羧酸酯 甲基3-甲酰氨基-4-甲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5-异丙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5-(4-溴苯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4-苯基-5-(三氟甲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4-氰基-5-甲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4-丙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氨基磺酰基]噻吩-2-羧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