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Iodbenzoesaeure-phenylester | 165071-3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Iodbenzoesaeure-phenylester
英文别名
phenyl 3-iodobenzoate
3-Iodbenzoesaeure-phenylester化学式
CAS
165071-36-3
化学式
C13H9IO2
mdl
——
分子量
324.118
InChiKey
JUVUUQHAVRNOA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Iodbenzoesaeure-phenylester盐酸三氯化铝三苯基膦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硝基苯 为溶剂, 反应 98.0h, 生成 [4-[3-(1H-imidazol-5-yl)propoxy]phenyl]-(3-iodophen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苯酮衍生物和相关化合物作为有效的组胺 H3 受体拮抗剂和潜在的 PET/SPECT 配体
    摘要:
    通过Mitsunobu型醚合成或SNAr反应制备了具有二苯甲酮或相关结构元素和3-(1H-咪唑-4-基)丙氧基部分的对位取代芳族醚。大多数标题化合物在口服给药后的小鼠 CNS 体外和体内组胺 H3 受体测定中具有高拮抗剂效力。将 4-(3-(1H-咪唑-4-基)丙氧基)苯基苯基甲酮定义为新的先导化合物后,研究了这类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用卤素原子(例如碘、氟)取代二苯甲酮部分的间'位导致化合物在体外和体内具有高拮抗剂效力(Ki = 9.3 和 4.3 nM,ED50 = 0.7 和 0.47 mg/ kg po,分别为 18 和 12)。
    DOI:
    10.1002/1521-4184(200102)334:2<45::aid-ardp45>3.0.co;2-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杂)芳基酯与苯酚通过富含地球的金属催化剂进行酯交换†
    摘要:
    易于获得且廉价的地球上丰富的碱金属物质被用作芳基或杂芳基酯与苯酚的酯交换反应的有效催化剂,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且不成熟的转化。简单的条件和非均相碱金属催化剂的使用使该协议非常环保和实用。该反应填补了酚类酯交换反应中的缺失部分,为芳基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广泛用于合成和制药工业。
    DOI:
    10.1039/c8ra04984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nsesterification of (hetero)aryl esters with phenols by an Earth-abundant metal catalyst
    作者:Jianxia Chen、E. Namila、Chaolumen Bai、Menghe Baiyin、Bao Agula、Yong-Sheng Bao
    DOI:10.1039/c8ra04984j
    日期:——
    for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aryl or heteroaryl esters with phenols which is a challenging and underdeveloped transformation. The simple conditions and the use of heterogeneous alkali metal catalyst make this protocol very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practical. This reaction fills in the missing part in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of phenols and provides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aryl esters, which
    易于获得且廉价的地球上丰富的碱金属物质被用作芳基或杂芳基酯与苯酚的酯交换反应的有效催化剂,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且不成熟的转化。简单的条件和非均相碱金属催化剂的使用使该协议非常环保和实用。该反应填补了酚类酯交换反应中的缺失部分,为芳基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广泛用于合成和制药工业。
  • Prangova, Lilia; Osternack, Kai; Voss, Juergen,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Miniprint, 1995, # 6, p. 1551 - 1567
    作者:Prangova, Lilia、Osternack, Kai、Voss, Juergen
    DOI:——
    日期:——
  •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Aryl Redoxactive Esters with Aryl Zinc Reagents
    作者:Bo-Hao Shih、R. Sidick Basha、Chin Fa Lee
    DOI:10.1021/acscatal.9b02913
    日期:2019.10.4
    reaction conducted using a redox active ester with aryl zinc reagent was developed. This method demonstrates a new disconnection approach for formation of aryl aryl esters. In the one-pot sequential process, the readily available aryl carboxylic acids can be converted into functionalized aryl aryl esters and heteroaryl esters. This protocol is amenable to the gram-scale synthesis. The present method
    开发了镍催化的芳基-芳氧基C(sp 2)-O自由基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使用氧化还原活性酯与芳基锌试剂进行。该方法证明了形成芳基芳基酯的新的断开连接方法。在一锅顺序过程中,容易获得的芳基羧酸可以转化为官能化的芳基芳基酯和杂芳基酯。该协议适合于克级合成。本方法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高的官能团耐受性。
  • Benzophenone Derivativ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as Potent Histamine H3-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Potential PET/SPECT Ligands
    作者:Astrid Sasse、Xavier Ligneau、Bassem Sadek、Sigurd Elz、Heinz H. Pertz、C. Robin Ganellin、Jean-Michel Arrang、Jean-Charles Schwartz、Walter Schunack、Holger Stark
    DOI:10.1002/1521-4184(200102)334:2<45::aid-ardp45>3.0.co;2-2
    日期:2001.2
    Para‐substituted aromatic ethers with benzophenone or related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a 3‐(1H‐imidazol‐4‐yl)propyloxy moiety were prepared by Mitsunobu‐type ether synthesis or SNAr reaction. Most of the title compounds possess high antagonist potency in histamine H3‐receptor assays in vitro as well as in vivo in mouse CNS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After defining 4‐(3‐(1H‐imidazol‐4‐yl)propyloxy)phenyl
    通过Mitsunobu型醚合成或SNAr反应制备了具有二苯甲酮或相关结构元素和3-(1H-咪唑-4-基)丙氧基部分的对位取代芳族醚。大多数标题化合物在口服给药后的小鼠 CNS 体外和体内组胺 H3 受体测定中具有高拮抗剂效力。将 4-(3-(1H-咪唑-4-基)丙氧基)苯基苯基甲酮定义为新的先导化合物后,研究了这类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用卤素原子(例如碘、氟)取代二苯甲酮部分的间'位导致化合物在体外和体内具有高拮抗剂效力(Ki = 9.3 和 4.3 nM,ED50 = 0.7 和 0.47 mg/ kg po,分别为 18 和 12)。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棓酰棓酸三油酸酯 非那米柳 雷尼替丁 降钙素(humanreduced),8-L-缬氨酸-(9CI) 间苯甲酰氧基苯乙酮 间苯二甲酸二苯酯 间甲苯基苯甲酸酯 间双没食子酸 醋氨沙洛 邻苯二甲酸苄酯2-乙己基酯 邻苯二甲酸二苯酯 邻甲苯基苯甲酸酯 邻氨基苯甲酸(4-硝基苯基)酯 邻亚苯基二苯甲酸酯 贝诺酯 袋衣酸 萘-1,5-二磺酸-4-[2-(二甲氨基)乙氧基]-2-甲基-5-(丙烷-2-基)苯基2-氨基苯酸酯(1:1) 茶痂衣酸 苯甲醯柳酸甲酯 苯甲酸苯酯 苯甲酸五氟苯酯 苯甲酸丁香酚酯 苯甲酸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酯 苯甲酸4-(乙酰氨基)-2-[[2-[4-(乙酰氨基)苯甲酰基]亚肼基]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2-苯并恶唑基)苯酯 苯甲酸-4-甲基苯酯 苯甲酸-(2,4-二溴-3-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己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氧基-,2-甲酰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基-,4-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4-戊基-,4-(壬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丁氧基-,1,4-亚苯基酯 苯甲酸,4-[1-(己氧基)乙基]-,4-(辛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苯基甲氧基)-,4-(癸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癸氧基)-,4-[氰基[(1-羰基戊基)氧代]甲基]苯基酯,(R)- 苯甲酸,4-(癸氧基)-,4-[(4-甲基己基)氧代]苯基酯 苯甲酸,4-(癸氧基)-,4-(2-甲基丁基)苯基酯 苯甲酸,4-(己氧基)-,1,4-亚苯基酯 苯甲酸,3-[[4-(1,1-二甲基乙基)苯甲酰]氧代]-4-甲基-,甲基酯 苯甲酸,3,4-二(癸氧基)-,4-[(苯基甲氧基)羰基]苯基酯 苯甲酸,2-庚基-4-[(2-羟基-4-甲氧基-6-戊基苯甲酰)氧代]-6-甲氧基-,苯基甲基酯 苯甲酸,2,4,6-三甲基-,2,4,6-三甲苯基酯 苯甲酸,2,3-二甲基-,2-硝基苯基酯 苯甲酸,(2-乙氧基-4-甲酰)苯酯 苯甲酰氧基苯甲酸苄酯 苯扎贝特杂质1 苯并呋喃-2-羧酸苯胺 苯并[b][1,5]苯并二氧杂卓-6-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