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4-chlorophenyl)fumaronitrile | 6476-6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4-chlorophenyl)fumaronitrile
英文别名
(E)-2,3-bis(4-chlorophenyl)but-2-enedinitrile
bis(4-chlorophenyl)fumaronitrile化学式
CAS
6476-62-6
化学式
C16H8Cl2N2
mdl
——
分子量
299.159
InChiKey
JUYWCUVBBRWOOO-FOCLMDB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7.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氯苯乙腈 在 sod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bis(4-chlorophenyl)fumar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乙腈的立体选择性电催化氧化偶联:一种简便易行的反式α,β-二氰基芪
    摘要:
    在存在卤化钠作为介质的情况下,在未分隔的电池中,苯乙腈在甲醇中的电解诱导立体选择性氧化偶联过程,导致反式-α,β-二氰基芪的形成,产率为 60-85%,电流效率为 40-70%。将这种高效的立体选择性电催化方法应用于反式-α,β-二氰芪的形成代表了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策略,从大规模工艺的角度来看是有价值的。(©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德国魏因海姆,2007)
    DOI:
    10.1002/ejoc.2006011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Benzyl DABCO Tribromide–Promoted Oxidative Coupling of Benzyl Cyanides: A Convenient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α, α′‐Dicyanostilbenes
    作者:Firouz Matloubi Moghaddam、Dordaneh Zargarani、Hassan Zali Boeini
    DOI:10.1080/00397910801982241
    日期:2008.5
    Abstract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for preparing α,α′‐icyanostilbenes through the oxid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benzyl cyanide derivatives using N‐benzyl DABCO tribromide as the oxidative bromination reagent in the presence of K2CO3 as a base.
    摘要 以 N-苄基 DABCO化物为氧化化试剂,在 K2CO3 碱存在下,通过苄基生物的氧化偶联反应制备 α,α'-异,开发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一种功能化取代的二氰基乙烯类化合物的合 成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开号:CN10696692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取代的二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以2,5‑二硝基噻吩三苯基膦/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反应温度为90℃~180℃,反应式如下:式中,R为芳香环类取代基或烷烃类取代基。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操作简单,底物适用范围广,对环境友好;(2)对合成芳香环取代的二乙烯类化合物和烷基取代的二乙烯类化合物具有普适性。
  • The impact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n aggregation and solid state luminescence of 2,3-diarylfumaronitriles
    作者:Anastasiia M. Afanasenko、Danil V. Krutin、Artur E. Taishev、Alexander S. Novikov、Tatiana G. Chulkova、Ilya E. Kolesnikov、Ilya V. Kornyakov、Taras L. Panikorovskii、Anatoly N. Vereshchagin、Michail N. Elinson
    DOI:10.1016/j.molstruc.2021.131503
    日期:2022.1
    and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the solid state. 2,3-Diarylfumaronitriles show various luminescence behaviour in solution and in the solid state. Aggregation patterns of 2,3-diarylfumaronitriles govern their luminescent properties in the solid state. The weak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NC···NC, C–H···Cl, and C–H···NC were detected in the X-ray structures of 2,3-diarylfumaronitriles and studied
    这项工作的重点是 2,3-二芳基富马腈中的取代基对固态光学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2,3-二芳基富马腈在溶液和固态下显示出不同的发光行为。2,3-二芳基富马腈的聚集模式控制着它们在固态下的发光特性。弱分子间相互作用 N C···N C, C-H···Cl, and C-H···N在 2,3-二芳基富马腈的 X 射线结构中检测到 C,并通过 M06-2X/6-311++G(d,p) 理论平的 DFT 计算和电子密度分布的拓扑分析进行研究。 QTAIM 方法的框架。这些非共价键的估计强度为 0.8-1.3 kcal/mol。晶体中分子的取向取决于 2,3-二芳基富马腈中的取代基。晶体 2,3-二芳基富马腈中不同的分子取向和堆积排列通过准分子和偶极子耦合的相互作用确保了最近和非最近分子之间的电子通讯受到干扰。因此,分子间相互作用控制着分子的固态发光。
  • DE663552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