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chloro-1,3-propanesultone | 652143-7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chloro-1,3-propanesultone
英文别名
3-Chloro-1,2lambda~6~-oxathiolane-2,2-dione;3-chlorooxathiolane 2,2-dioxide
1-chloro-1,3-propanesultone化学式
CAS
652143-73-2
化学式
C3H5ClO3S
mdl
——
分子量
156.59
InChiKey
BCMIJCNINRFWA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chloro-1,3-propanesultone 在 potassium fluoride 、 四丁基碘化铵碳酸二甲酯 作用下, 反应 5.0h, 以72%的产率得到1-fluoro-1,3-propanesult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1-氟-1,3-丙烷磺酸内酯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氟‑1,3‑丙烷磺酸内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溴代反应:1,3‑丙烷磺酸内酯溶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与溴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依次抽滤、浓缩除溶剂得到1‑溴‑1,3‑丙烷磺酸内酯粗品;二、氟代反应:将1‑溴‑1,3‑丙烷磺酸内酯粗品在第二有机溶剂中溶解,然后加入氟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氟代反应,经纯化得到目标产物1‑氟‑1,3‑丙烷磺酸内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原料廉价易购买;二、操作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三、反应步骤短,容易提纯,且纯度较高。
    公开号:
    CN111377902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1-氟-1,3-丙烷磺酸内酯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377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氟‑1,3‑丙烷磺酸内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溴代反应:1,3‑丙烷磺酸内酯溶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与溴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依次抽滤、浓缩除溶剂得到1‑溴‑1,3‑丙烷磺酸内酯粗品;二、氟代反应:将1‑溴‑1,3‑丙烷磺酸内酯粗品在第二有机溶剂中溶解,然后加入氟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氟代反应,经纯化得到目标产物1‑氟‑1,3‑丙烷磺酸内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原料廉价易购买;二、操作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三、反应步骤短,容易提纯,且纯度较高。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1,3-氧硫杂环戊烷-4-酮O-((甲基氨基)羰基)肟 甲基1,3-恶噻戊环-2-羧酸酯 反-2-顺式-4,5-三甲基-1,3-恶噻戊环 三甲基-[[(2S,5S)-2-甲基-3-氧代-1,3-氧硫杂环戊烷-5-基]甲基]铵碘化物 三甲基-[(2-甲基-1,3-氧硫杂环戊烷-5-基)甲基]铵 beta-磺基丙酸酐 5-羟基-1,3-噁硫杂烷-2-羧酸 5-甲基恶噻戊环2,2-二氧化物 5-(氯甲基)-1,3-恶噻戊环-2-硫酮 5-(异丁烯酰氧基)甲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硫酮 4-甲基-1,2-噁噻戊环2,2-二氧化 4-溴-[1,2]噁硫烷2,2-二氧化物 4,5-二甲基-2-[2-(甲硫基)乙基]-1,3-恶噻戊环 3-苄基-1,2-氧硫杂环戊烷2,2-二氧化物 3-氟-1,3-丙烷磺酸内酯 3-十三烷基-1,3-丙烷磺内酯 2-甲基-5-三甲基铵甲基-1,3-恶噻戊环 2-甲基-1,3-恶噻戊环 2-异丙基-1,3-恶噻戊环 2-亚氨基-1,3-恶噻戊环-4-羧酸 2-(2,6-二甲基-1,5-庚二烯-1-基)-1,3-恶噻戊环 2,4-丁磺内酯 2,4,4,5,5-五氟-2-(三氟甲基)-1,3-恶噻戊环3,3-二氧化物 1-巯基十四烷-3-醇 1-[(2Z)-1,3-氧硫杂环戊烷-2-亚基]脲 1-(1,3-氧硫杂环戊烷-2-基)乙酮 1,3-氧硫杂环戊烷-5-酮 1,3-氧硫杂环戊烷-2-酮 1,3-恶噻戊环 1,3-丙烷磺内酯 (Z)-5-丙基-1,3-氧硫杂环戊烷-4-酮O-((甲基氨基)羰基)肟 3,4-dimethyl-1,2-oxathiolane-5-one-2,2-dioxide 5,5-dimethyl-1,3-oxathiolan-2-one 2-(5-methyl-furan-2-yl)-[1,3]oxathiolane 5,5-dimethyl-4-(2-yne butylidene)-2-thione-1,3-oxathiolane N-(1-adamantyl)-1,3-oxathiolan-2-imine 5-ethyl-1,3-oxathiolane-2-thione 2,2,4,4,5,5-hexafluoro[1,3]oxathiolane-3,3-dioxide 4,4,5,5-tetramethyl-1,3-oxathiolane-2-thione 3-phenyl-3a,6a-dihydro-6H-[1,2]oxathiolo[3,4-d]isoxazole 4,4-dioxide 2-[1-methylbutenyl]-1,3-oxathiolane 2-trifluoromethyl-1,3-oxathiolan-5-one 2-butylidene-5-methyl-1,3-oxathiolane N-(tert-butyl)-5-methyl-1,3-oxathiolan-2-imine 5-(allyloxymethyl)-1,3-oxathiolane hexahydrobenzo[d][1,3]oxathiole 5-ethyl-1,3-oxathiolane (+/-)-5,6-dimethyl-3a,4,7,7a-tetrahydro-2,1-oxathiaindene 1,1-dioxide 2-(thiophen-2-yl)-1,3-oxathiolane 2-Undecyl-1,3-oxathiol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