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Iodomethyl-1-oxa-spiro[3.5]nonane | 121137-9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Iodomethyl-1-oxa-spiro[3.5]nonane
英文别名
2-(Iodomethyl)-1-oxaspiro[3.5]nonane
2-Iodomethyl-1-oxa-spiro[3.5]nonane化学式
CAS
121137-99-3
化学式
C9H15IO
mdl
——
分子量
266.122
InChiKey
NUYYURDBPMWYL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烯丙基环己醇 在 iodonium(di-γ-collidine) perchlor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64%的产率得到2-Iodomethyl-1-oxa-spiro[3.5]nonane
    参考文献:
    名称:
    Halocyclization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and Carboxylic Acids Using Bis(sym-collidine)iodine(I) Perchlorate
    摘要:
    I(吡啶啉)与2ClO₄在室温下与不饱和醇和羧酸在二氯甲烷中反应,得到了三至七元环的碘醚和四至七元环的碘内酯,产率适中且通常具有高区域选择性。该反应特别适用于合成2-(1-碘烷基)环氧烷和环丁烷。
    DOI:
    10.1055/s-1988-277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Tetrahydrofurans by Cyclization of Homoallylic Alcohols with Iodine/Iodine(III)
    作者:Ramon S. Vasconcelos、Luiz F. Silva、Athanassios Giannis
    DOI:10.1021/jo102413u
    日期:2011.3.4
    Tetrahydrofuran derivatives can be obtained by cyclofunctionalization of homoallylic alcohols bearing a terminal double bound by using [hydroxy(tosyloxy)iodo]benzene (HTIB, Koser’s reagent)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I2 (20 mol %) in MeOH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is transformation is an overall 5-endo-trig cyclization, which occurs by two different pathways. The first is a 4-exo-trig
    四氢呋喃生物可通过在催化量的I 2(20 mol%)在MeOH中的存在下,在催化量的I 2(20 mol%)存在下,通过使用[羟基(甲苯磺酰氧基)]苯(HTIB,Koser's试剂)对带有末端双键的带有末端双键的均烯丙基醇进行环官能化而获得情况。该转化是总体的5-内-trig环化,其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发生。第一个是4- exo - trig环化,然后是环扩环,而第二个是亲电加成,然后是5- endo - tet环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2,4-二甲基氧杂环丁烷 硫酰胺,N-[4-(氰基甲基)苯基]- 甲基(噁丁环烷-3-基甲基)胺 氧杂环丁烷-3-胺盐酸盐 氧杂环丁烷-3-硫醇 氧杂环丁烷-3-甲醛 氧杂环丁烷-3-甲醇 氧杂环丁烷-3-乙酸乙酯 氧杂环丁烷-2-甲酸乙酯 氧杂环丁-3-醇 噁丁环,3-[[(10-溴癸基)氧代]甲基]-3-甲基- 反-2,4-二甲基氧杂环丁烷 乙基-3-丙基-2-氧杂环丁烷 乙基-2-氧杂环丁烷 三甲氧基酯 三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3-基)乙炔)硅烷 [3-(甲基氨基)氧杂环丁-3-基]甲醇 [3-(丙-2-基)氧杂环丁-3-基]甲醇 [3-(丙-2-基)氧杂环丁-3-基]甲胺 O-(氧杂环丁烷-3-基)羟胺 N-甲基-N-(氧杂环丁-3-基)氮杂环丁烷-3-胺二盐酸盐 N-环丙基氧杂-3-胺 N-乙基氧杂-3-胺 N-[3-(氨基甲基)氧杂环丁-3-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N-(氧杂环丁-3-基)氧杂环丁-3-胺 N-(丙-2-基)氧杂-3-胺 N-(2,2,2-三氟乙基)噁丁环烷-3-胺 N,3-二甲基氧杂-3-胺盐酸盐 N,3-二甲基-3-氧杂环丁烷甲胺 7-氧杂二环[4.2.0]辛烷 6-碘-2-氧杂螺[3.3]庚烷 6-噁-1-氮杂螺[3.3]庚烷草酸盐 5-氟-3,3-二甲基-1-氧杂螺[3.5]壬烷 4,4-二甲基-2-氧杂环丁烷甲腈 4,4-二氟四氢呋喃-3-醇 3-胺乙基氧杂环丁烷 3-羟乙基氧杂环丁烷 3-碘甲基-4-(2,2,3,3,3-五氟-丙基)-四氢-呋喃 3-碘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 3-碘氧杂环丁烷 3-硝基亚甲基-氧杂环丁烷 3-硝基-1-氧杂环丁烷 3-甲氨基氧杂环丁烷 3-甲氧基氧杂环丁烷-3-甲胺 3-甲氧基氧杂环丁烷 3-甲基环氧丁烷 3-甲基氧杂-3-胺盐酸盐 3-甲基-3-醛基-1-氧杂环丁烷 3-甲基-3-胺甲基-1-氧杂环丁烷 3-甲基-3-羧基-1-氧杂环丁烷